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1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3 本文的主要框架第10-11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11-15页
    2.1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第11-13页
        2.1.1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第11页
        2.1.2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第11-12页
        2.1.3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第12-13页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念第13页
        2.2.1 银行风险管理定义第13页
        2.2.2 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内容第13页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演进第13-15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15-17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构架第15-16页
        3.1.1 政府金融监管法规制定第15页
        3.1.2 总行的政策制定第15页
        3.1.3 商业银行基层控制第15-16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第16-17页
        3.2.1 政府的监管有待细化第16页
        3.2.2 定量分析不足第16页
        3.2.3 内部控制不太完善第16-17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第17-20页
    4.1 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第17页
    4.2 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匾乏第17-18页
    4.3 风险管理意识不太强第18页
    4.4 风险管理工具方法落后第18-20页
第五章 外资银行的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借鉴经验第20-24页
    5.1 基于巴塞尔协议的风险管理体系第20-21页
        5.1.1 资本要求第20页
        5.1.2 评级要求第20-21页
        5.1.3 市场约束第21页
        5.1.4 内部控制第21页
    5.2 外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先进经验第21-24页
        5.2.1 环节牵制第21-22页
        5.2.2 预防在先第22页
        5.2.3 价值导向第22-23页
        5.2.4 不良资产转化经验第23-24页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经济资本管理第24-32页
    6.1 信贷经济资本计量第24-27页
        6.1.1 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方法第24-26页
        6.1.2 市场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方法第26-27页
        6.1.3 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方法第27页
    6.2 RORAC 应用第27-32页
        6.2.1 细化行业政策,量化行业准入与退出标准第28页
        6.2.2 合理评价产品创新风险效益,制定个性化年度业务审批转授权第28-29页
        6.2.3 量化潜在风险和担保圈风险两大管理第29-32页
            6.2.3.1 潜在风险贷款的RAROC管理第30页
            6.2.3.2 担保圈客户的RAROC管理第30-32页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第32-39页
    7.1 政府层面,加强监管第32页
    7.2 行业层面,自律创新第32-33页
    7.3 银行自身层面,强化落实第33-37页
        7.3.1 践行全面风险管理第33页
        7.3.2 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第33-34页
        7.3.3 强化贷前调查第34-35页
        7.3.4 强化贷款条件落实第35页
        7.3.5 强化贷款资金用途监管第35-36页
        7.3.6 强化贷后监测第36页
        7.3.7 把握预警因素第36-37页
    7.4 从业人员层面,提升素质第37-39页
        7.4.1 提升信贷业务员及风险管理者素质第37-38页
        7.4.2 提升信贷业务员及风险管理者素质第38-3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0页
    8.1 研究结论第39页
    8.2 未来展望第39-40页
附件1第40-43页
参考文献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联商务吉林分公司银行卡收单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去中心化货币系统的产生、发展和影响--以比特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