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领导下乡”与贫困村治理:基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研究--以广西那坡县平孟村为个案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1页
    一、研究的问题及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5页
        (一) 关于乡村治理中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第10-12页
        (二) 贫困村治理中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第12-13页
        (三) 贫困村治理中国家治理的不同表现第13-14页
        (四) 文献评述第14-15页
    三、论文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 论文框架第15页
        (二) 研究思路第15-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个案介绍第17-20页
    五、核心概念说明第20-21页
第二章 传统的贫困村治理方式与农民态度第21-29页
    一、传统扶贫方式:国家政府救济与扶贫资金第21-26页
        (一) 国家救济和农业税取消:收益甚微第21-22页
        (二) 扶贫资金难落地:国家政府扶贫“拖”字诀第22-24页
        (三) 特色产业“诱导”:失败收场第24-26页
    二、“惊慌失措”的农民第26-28页
        (一) 项目拖拉,农民“慌了”第26页
        (二) 跟风创业,农民“怕了”第26-27页
        (三) “我要抵抗”第27-28页
    三、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领导下乡”实践的过程分析第29-39页
    一、项目资源整合第29-33页
        (一) “下马服务”:扶贫“领导”进村第29-30页
        (二) 连“天线”:找项目、寻资金第30-31页
        (三) 示范效应:“两件大事”给农民“主演权利”第31-33页
    二、村民自治组织成长与发展第33-35页
        (一) 召开会议,落实工作第33页
        (二) 搞好活动,带出队伍第33-34页
        (三) 外出考察,探索致富第34-35页
    三、村民参与积极性的调动第35-37页
        (一) 接“地气”:聚人心、急民需第35-36页
        (二) 合作发展: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第36-37页
        (三) 扶弱助残:实现救助和创业第37页
    四、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领导下乡”实践的绩效第39-45页
    一、农民理性选择第39-41页
        (一) “算计”的小农:掏钱的事不干第39-40页
        (二) “观望”的村民:尝到了甜头第40-41页
    二、农民积极合作第41-42页
    三、村庄整体面貌变好第42-43页
    四、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9页
    一、贫困治理中国家与农民关系转变第45-46页
    二、“领导下乡”的启示第46-47页
    三、本文研究的不足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美国在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影响下保护少数族群权利法律框架的形成
下一篇:农民尊严感的政治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