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频道新闻节目的受众参与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9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一) 国外受众参与研究 | 第10页 |
| (二) 国内受众参与研究 | 第10-12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 深度访谈法 | 第12页 |
| (二) 观察法 | 第12页 |
| (三) 实地调查法 | 第12-13页 |
| 五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齐鲁频道新闻节目 | 第14-25页 |
| 1.1 频道概况 | 第14-16页 |
| 1.2 频道困境 | 第16-18页 |
| 1.2.1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 第17页 |
| 1.2.2 有限的覆盖 | 第17-18页 |
| 1.2.3 有限的新闻资源 | 第18页 |
| 1.3 频道定位 | 第18-20页 |
| 1.3.1 功能定位 | 第18-19页 |
| 1.3.2 内容定位 | 第19页 |
| 1.3.3 形式定位 | 第19-20页 |
| 1.4 频道新闻节目概述 | 第20-25页 |
| 1.4.1 《拉呱》 | 第20-21页 |
| 1.4.2 《每日新闻》 | 第21-22页 |
| 1.4.3 《101》 | 第22-23页 |
| 1.4.4 栏目竞争力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受众参与方式分析 | 第25-32页 |
| 2.1 短信参与 | 第25-26页 |
| 2.1.1 热点话题互动 | 第25-26页 |
| 2.1.2 热线电话爆料 | 第26页 |
| 2.2 齐鲁拍客 | 第26-29页 |
| 2.2.1 新时代受众需求 | 第26-27页 |
| 2.2.2 齐鲁拍客成员 | 第27-28页 |
| 2.2.3 拍客管理 | 第28页 |
| 2.2.4 拍客活动 | 第28-29页 |
| 2.3 公益齐鲁 | 第29-30页 |
| 3.3.1 主题活动 | 第29页 |
| 3.3.2 公益活动 | 第29-30页 |
| 2.4 社区、微博、微信参与 | 第30-32页 |
| 2.4.1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 | 第30页 |
| 2.4.2 受众“微”参与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受众参与微观分析 | 第32-40页 |
| 3.1 访谈对象的确定 | 第32-33页 |
| 3.2 访谈内容 | 第33-38页 |
| 3.2.1 从业者访谈 | 第33-35页 |
| 3.2.2 参与者访谈 | 第35-38页 |
| 3.2.2.1 受众短信参与情况 | 第35-36页 |
| 3.2.2.2 齐鲁拍客参与情况 | 第36-37页 |
| 3.2.2.3 公益活动 | 第37页 |
| 3.2.2.4 “微”参与情况 | 第37-38页 |
| 3.3 访谈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受众参与情境分析 | 第40-49页 |
| 4.1 情境分析对象的界定 | 第40-42页 |
| 4.1.1 SR | 第40-41页 |
| 4.1.2 ZSY | 第41页 |
| 4.1.3 CDB | 第41页 |
| 4.1.4 WLL | 第41页 |
| 4.1.5 ZDT | 第41-42页 |
| 4.2 参与内容分析 | 第42-44页 |
| 4.3 参与目的分析 | 第44-46页 |
| 4.4 参与价值分析 | 第46-4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55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