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1.1 山黧豆 | 第12-14页 |
1.1.1 山黧豆概述 | 第12页 |
1.1.2 山黧豆神经毒素 | 第12-13页 |
1.1.3 β-ODAP生物合成 | 第13页 |
1.1.4 β-ODAP积累的相关因素 | 第13-14页 |
1.2 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性中的作用 | 第14-21页 |
1.2.1 多胺的合成 | 第14-16页 |
1.2.2 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 第16-18页 |
1.2.3 多胺在植物逆境适应性中的重要作用 | 第18-21页 |
1.3 一氧化氮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性中的作用 | 第21-29页 |
1.3.1 一氧化氮在植物中的合成途径 | 第22-23页 |
1.3.2 一氧化氮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23-26页 |
1.3.3 一氧化氮在植物逆境适应中的作用 | 第26-29页 |
1.4. 多胺与一氧化氮在植物逆境适应性中的交互作用 | 第29-30页 |
1.4.1 多胺在植物体内诱导一氧化氮的合成 | 第29页 |
1.4.2 一氧化氮对多胺的反作用 | 第29-30页 |
1.4.3 多胺与一氧化氮在植物逆境适应性中的交互作用 | 第30页 |
1.5 多胺和一氧化氮的协同作用机理 | 第30-32页 |
1.6 非水力根源信号与植物耐旱性的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1.7 立项依据 | 第33-34页 |
第二章 精胺和一氧化氮处理对山黧豆生长和毒素合成的影响 | 第34-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2.1.1 形态产量指标测定 | 第34-35页 |
2.1.2 山黧豆种子中β-ODAP的测量 | 第35页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5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5-41页 |
2.2.1 多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 | 第35-38页 |
2.2.2 多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产量指标的影响 | 第38-41页 |
2.2.3 精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种子中β-ODAP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2.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精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根源信号作用的土壤水分阈值区间和毒素合成的影响 | 第43-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1.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第43-44页 |
3.1.2 气孔导度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44页 |
3.1.3 山黧豆叶片中β-ODAP的测量 | 第44页 |
3.1.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3.2.1 精胺和一氧化氮拓宽了山黧豆幼苗根源信号作用的土壤水分阈值区间 | 第45-47页 |
3.2.2 精胺和一氧化氮促进了对山黧豆幼苗毒素合成 | 第47-48页 |
3.3 讨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多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耐旱性影响机理研究 | 第49-6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4.1.1 实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第49页 |
4.1.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49页 |
4.1.3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49-51页 |
4.1.4 活性氧测定 | 第51页 |
4.1.5 膜脂过氧化测定 | 第51页 |
4.1.6 ABA含量测定 | 第51-52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2-64页 |
4.2.1 精氨对山黧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2-56页 |
4.2.2 一氧化氮对山黧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6-60页 |
4.2.3 精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耐旱性和毒素合成的协同作用 | 第60-64页 |
4.2.3.1 精胺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幼苗耐旱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3.2 精胺和一氧化氮降低了活性氧和膜脂的氧化水平 | 第61-62页 |
4.2.3.3 精氨和一氧化氮可提高山黧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 | 第62-63页 |
4.2.3.4 精氨和一氧化氮对山黧豆幼苗中ABA作用效果不显著 | 第63-64页 |
4.2.3.5 精胺和一氧化氮在山黧豆毒素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第64页 |
4.4 讨论 | 第64-67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编专著 | 第74-75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编专著 | 第77-78页 |
基金项目资助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