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中英文词汇对照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15页 |
1.1 结核病流行的历史与现况 | 第12-13页 |
1.2 抗结核疫苗的现况 | 第13页 |
1.3 生物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显著优点 | 第13页 |
1.4 构建多期亚单位疫苗的意义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试剂 | 第15-18页 |
2.1 主要材料 | 第15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16-18页 |
2.3.1 培养基 | 第16页 |
2.3.2 各种活性酶 | 第16页 |
2.3.3 诱导表达重组蛋白EARMMH(LT84)所需试剂 | 第16-18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8-26页 |
3.1 重组质粒pET30a-EARMMH(LT84)的构建 | 第18-23页 |
3.1.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9-20页 |
3.1.2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0-21页 |
3.1.3 目的基因片段的单酶切及纯化 | 第21页 |
3.1.4 载体质粒的单酶切及去磷酸化 | 第21-22页 |
3.1.5 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质粒的连接 | 第22-23页 |
3.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页 |
3.3 连接产物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 | 第23页 |
3.4 阳性克隆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23-24页 |
3.5 重组融合蛋白EARMMH(LT84)的诱导与表达 | 第24页 |
3.6 重组蛋白EARMMH(LT84)的纯化 | 第24-25页 |
3.7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4. 结果 | 第26-35页 |
4.1 载体质粒提取结果 | 第26页 |
4.2 目的基因扩增结果 | 第26-27页 |
4.3 PCR产物纯化结果 | 第27页 |
4.4 载体质粒单酶切结果 | 第27-28页 |
4.5 连接前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质粒对比 | 第28页 |
4.6 PCR验证结果 | 第28-29页 |
4.7 重组质粒pET30a-EARMMH测序结果 | 第29-30页 |
4.8 阳性单克隆菌落质粒提取结果 | 第30页 |
4.9 重组蛋白LT84的诱导表达 | 第30-32页 |
4.10 目的蛋白盐析结果 | 第32-33页 |
4.11 重组蛋白LT84的纯化 | 第33-34页 |
4.12 重组蛋白LT84的浓度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5. 讨论 | 第35-39页 |
5.1 研发新型亚单位疫苗的前景及意义 | 第35页 |
5.2 亚单位疫苗的优点 | 第35-36页 |
5.3 亚单位疫苗组成抗原的选取和各自特点 | 第36-38页 |
5.4 其它类型亚单位疫苗的特点 | 第38-39页 |
5.5 构建亚单位疫苗LT84的目的 | 第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综述 | 第44-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