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心律失常论文

国内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设计策略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设计背景第13-14页
        1.1.1 学术背景第13页
        1.1.2 应用背景第13-14页
    1.2 设计动机第14页
    1.3 设计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4 设计范围和限制第15-16页
    1.5 设计框架与流程第16-17页
第二章 公共场所AED应急医疗服务设计现状第17-25页
    2.1 关于心脏骤停第17-20页
        2.1.1 什么是心脏骤停第17页
        2.1.2 如何应对心脏骤停第17-20页
    2.2 关于AED第20-22页
        2.2.1 什么是AED第20页
        2.2.2 AED在各国的应用第20-22页
    2.3 服务设计第22-23页
    2.4 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设计第23-25页
        2.4.1 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设计的范围第23-24页
        2.4.2 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设计的类型第24-25页
第三章 设计要素分析第25-27页
    3.1 需求要素第25页
        3.1.1 基本功能需求第25页
        3.1.2 环境系统需求第25页
    3.2 服务和产品要素第25-27页
        3.2.1 人机界面第25页
        3.2.2 人机交互第25-26页
        3.2.3 信息第26-27页
第四章 基于情境构建设计方法的模型构建第27-47页
    4.1 什么是情境第27-30页
        4.1.1 人物第27-28页
        4.1.2 物体第28页
        4.1.3 地点第28页
        4.1.4 时间线第28-29页
        4.1.5 事件第29-30页
    4.2 什么是情境构建设计法第30-31页
    4.3 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情境构建的预先研究第31-34页
        4.3.1 文案研究第31-32页
        4.3.2 问卷调查第32-33页
        4.3.3 用户访谈第33-34页
    4.4 用户需求挖掘与整合第34页
    4.5 情境构建前整合第34页
        4.5.1 以第一反应人的视角分析施救的过程第34页
        4.5.2 以多个反应人的视角分析施救过程第34页
    4.6 基于第一反应人-时间-事件的公共场所应急医疗的情境模型构建第34-36页
        4.6.1 情境预想第34-35页
        4.6.2.人物角色构建第35页
        4.6.3 情境构建第35-36页
    4.7 基于多个反应人-空间-环境的公共场所应急医疗的情境模型构建第36-37页
        4.7.1 情境预想第36页
        4.7.2.人物角色构建第36页
        4.7.3 情境构建第36-37页
    4.8 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设计方案提出第37-47页
        4.8.1 服务流程图和运作模式第37-40页
        4.8.2 手机应用功能需求细则第40-41页
        4.8.3 手机应用设计方案主要页面展示第41-47页
第五章 实验第47-60页
    5.1 实验背景第47页
        5.1.1 实验学术背景第47页
        5.1.2 实验应用背景第47页
    5.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5.3 实验目的与假设第48-49页
    5.4 实验设计与准备第49-50页
        5.4.1 招募实验对象第49页
        5.4.2 设计实验任务第49-50页
    5.5 实验过程第50-51页
    5.6 实验数据分析第51-58页
        5.6.1 典型任务列表第51页
        5.6.2 任务完成时间第51-52页
        5.6.3 每项任务的平均完成时间及倍率比较第52-53页
        5.6.4 用户满意度量表分析第53-54页
        5.6.5 用户情绪地图第54-58页
    5.7 实验结论第58-60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生素K2抑制大鼠血管钙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歧视现状及其就医告知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