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族和Cu族金属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理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9页 |
1.2 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9-19页 |
1.2.1 水煤气变换反应简介 | 第9-10页 |
1.2.2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力学分析 | 第10-11页 |
1.2.3 传统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 | 第11-15页 |
1.2.4 燃料电池与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15-17页 |
1.2.5 新型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 | 第17-18页 |
1.2.6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1-23页 |
2.2.1 Thomas-Fermi理论 | 第22页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2页 |
2.2.3 Koho-Sham方程 | 第22-23页 |
2.3 过渡态理论 | 第23页 |
2.4 VASP软件包 | 第23-25页 |
第三章 Ni族金属上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 | 第25-4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25-27页 |
3.2.1 计算参数 | 第25页 |
3.2.2 相关能量计算 | 第25-26页 |
3.2.3 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2页 |
3.3.1 Ni(111)面上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27-32页 |
3.3.2 Pd(111)面上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32-36页 |
3.3.3 Pt(111)面上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36-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在Cu族金属上水煤气变换反应机理 | 第43-59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43-4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8页 |
4.3.1 Cu(111)面上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44-48页 |
4.3.2 Ag(111)面上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48-53页 |
4.3.3 Au(111)面上的水煤气变换反应 | 第53-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