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经络检测硬件平台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及分析 | 第14-27页 |
2.1 微信公众平台介绍 | 第14-15页 |
2.1.1 微信公众号类别 | 第14页 |
2.1.2 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模式 | 第14-15页 |
2.2 微信硬件平台介绍 | 第15-17页 |
2.2.1 微信硬件平台技术架构 | 第15-16页 |
2.2.2 设备接入方案介绍 | 第16-17页 |
2.3 微信硬件平台接入技术介绍 | 第17-20页 |
2.3.1 AirSync | 第17-18页 |
2.3.2 AirKiss | 第18-19页 |
2.3.3 JSAPI | 第19页 |
2.3.4 直连SDk | 第19-20页 |
2.4 常见物联网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解析 | 第20-25页 |
2.4.1 WiFi | 第20-21页 |
2.4.2 Bluetooth | 第21-22页 |
2.4.3 ZigBee | 第22-23页 |
2.4.4 NFC | 第23-24页 |
2.4.5 Ultra WideBand | 第24-25页 |
2.5 智能硬件如何选择无线通信协议 | 第25-26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系统架构与模块设计 | 第27-41页 |
3.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27页 |
3.2 硬件管理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3.3 公众号管理模块设计 | 第29页 |
3.4 业务逻辑架构设计 | 第29-30页 |
3.5 系统主要数据表设计 | 第30-34页 |
3.6 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 | 第34-38页 |
3.6.1 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的一般方法 | 第34-36页 |
3.6.2 经络检测仪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第36-37页 |
3.6.3 经络检测仪通信内容详解 | 第37-38页 |
3.7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 第38-39页 |
3.7.1 前端技术介绍 | 第38页 |
3.7.2 服务端技术介绍 | 第38-39页 |
3.8 本章总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经络检测应用平台的实现 | 第41-61页 |
4.1 公众号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 第41-50页 |
4.1.1 开发模式服务器地址验证 | 第41-42页 |
4.1.2 公众号access_token管理 | 第42-43页 |
4.1.3 JS-SDK权限验证管理 | 第43-44页 |
4.1.4 网页授权管理 | 第44-45页 |
4.1.5 多公众账号管理功能 | 第45-46页 |
4.1.6 自定义菜单与个性化菜单 | 第46-47页 |
4.1.7 关键字管理 | 第47-48页 |
4.1.8 素材管理 | 第48页 |
4.1.9 关注用户管理 | 第48-49页 |
4.1.10 运营数据统计查看 | 第49-50页 |
4.2 硬件管理模块的功能实现 | 第50-55页 |
4.2.1 申请设备 | 第50-51页 |
4.2.2 设备授权 | 第51页 |
4.2.3 设备用户绑定关系管理 | 第51-53页 |
4.2.4 设备绑定 | 第53-54页 |
4.2.5 设备连接与断开连接 | 第54页 |
4.2.6 收发数据 | 第54-55页 |
4.3 蓝牙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9页 |
4.3.1 蓝牙模块引脚说明 | 第56-58页 |
4.3.2 蓝牙模块电路图 | 第58-59页 |
4.3.3 蓝牙模块编程模型 | 第59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61-68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61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61-63页 |
5.3 Airsync蓝牙协议测试 | 第63-65页 |
5.3.1 微信蓝牙测试流程 | 第63-64页 |
5.3.2 微信蓝牙测试步骤 | 第64-65页 |
5.4 服务器Benchmark测试 | 第65-67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