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监控场景下的人脸识别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人脸检测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基于传统特征描述子人脸识别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基于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遇到的挑战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论文内容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基础第18-35页
    2.1 人脸检测技术介绍第18-20页
        2.1.1 Adaboost人脸检测第18-19页
        2.1.2 SeetaFace人脸检测第19-20页
    2.2 基于传统特征描述子人脸识别技术第20-25页
        2.2.1 传统特征描述子第20-21页
        2.2.2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人脸特征提取第21-22页
        2.2.3 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人脸特征提取第22-23页
        2.2.4 基于Gabor特征人脸特征提取第23页
        2.2.5 基于LBP特征人脸特征提取第23-25页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第25-34页
        2.3.1 基于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第25-26页
        2.3.2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第26-31页
        2.3.3 网络框架选择第31-32页
        2.3.4 Caffe框架介绍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基于多尺度完全局部二值模式人脸识别算法第35-44页
    3.1 多尺度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算法第35-38页
        3.1.1 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算法第35-36页
        3.1.2 多尺度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第36-37页
        3.1.3 多尺度特征的机制第37-38页
    3.2 算法整体框架第38页
    3.3 实验结果和对比第38-43页
        3.3.1 实验数据集介绍第38-40页
        3.3.2 实验环境和方法介绍第40页
        3.3.3 参数分析和实验结果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基于CAFFE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人脸识别第44-57页
    4.1 改进损失函数的残差网络设计与实现第44-50页
        4.1.1 残差网络的引入第44-45页
        4.1.2 损失函数的改进第45-47页
        4.1.3 改进损失函数的残差网络第47-50页
    4.2 网络训练及实验验证第50-56页
        4.2.1 实验环境介绍第50页
        4.2.2 实验数据集介绍第50-51页
        4.2.3 使用CASIA WebFace训练网络第51-52页
        4.2.4 在LFW上的验证实验结果第52-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系统概述及实现第57-61页
    5.1 系统总体概述第57-58页
        5.1.1 系统模块设计第57-58页
        5.1.2 系统的交互界面第58页
    5.2 系统运行效果第58-60页
        5.2.1 实时视频检测识别第58-59页
        5.2.2 离线视频检测识别第59-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总结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合检测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行为分析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应用程序运行时行为的Android用户隐私数据保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