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8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介孔材料概述 | 第15-21页 |
1.2.1 介孔材料的物理特性 | 第15-16页 |
1.2.2 常见的介孔材料分类 | 第16-21页 |
1.3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21-30页 |
1.3.1 硬模板法 | 第22-24页 |
1.3.2 软模板法 | 第24-26页 |
1.3.3 保护性刻蚀法 | 第26-28页 |
1.3.4 MOF转化法 | 第28-29页 |
1.3.5 脱合金腐蚀法 | 第29-30页 |
1.4 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30-45页 |
1.4.1 多相催化 | 第30-35页 |
1.4.2 能量存储与转化 | 第35-39页 |
1.4.3 生物医药与药物传输 | 第39-40页 |
1.4.4 吸附分离与环境保护 | 第40-43页 |
1.4.5 智能传感和气体监测 | 第43-45页 |
1.5 选题思路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45-48页 |
第二章 介孔g-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48-70页 |
2.1 本章引言 | 第48-49页 |
2.2 实验与表征 | 第49-5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2.2.2 介孔g-C_3N_4纳米棒的合成步骤 | 第50-51页 |
2.2.3 催化剂表征 | 第51-52页 |
2.2.4 光电化学分析实验 | 第52页 |
2.2.5 光催化产氢实验 | 第52页 |
2.2.6 单波长光催化产氢和表观量子产率的计算 | 第52-53页 |
2.2.7 光降解染料实验 | 第5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8页 |
2.3.1 介孔g-C_3N_4纳米棒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3-56页 |
2.3.2 纳米限域放气反应生成多孔结构的机理研究 | 第56-59页 |
2.3.3 g-C_3N_4纳米棒的孔结构调控 | 第59-61页 |
2.3.4 孔结构对g-C_3N_4光电响应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2.3.5 孔结构与g-C_3N_4光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 | 第62-67页 |
2.3.6 光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67-6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三章 氮掺杂介孔碳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苯酚加氢反应中的活性研究 | 第70-96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70-71页 |
3.2 实验与表征 | 第71-7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71-72页 |
3.2.2 介孔碳纳米棒的合成步骤 | 第72-73页 |
3.2.3 氮掺杂介孔碳纳米棒的合成 | 第73页 |
3.2.4 Pd催化剂负载 | 第73-74页 |
3.2.5 催化剂表征 | 第74页 |
3.2.6 苯酚加氢反应和催化性能评价 | 第74-7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5-94页 |
3.3.1 介孔碳纳米棒的合成 | 第75-76页 |
3.3.2 介孔碳纳米棒多孔结构形成的机理探究 | 第76-81页 |
3.3.3 介孔碳纳米棒的孔结构调控 | 第81-83页 |
3.3.4 孔结构对Pd催化剂苯酚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3.3.5 氮掺杂介孔碳纳米棒的合成及负载Pd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85-90页 |
3.3.6 氮含量对Pd催化剂苯酚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0-93页 |
3.3.7 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93-9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四章 Ni/SiO_2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干气重整反应中的应用 | 第96-126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96-98页 |
4.2 实验与表征 | 第98-101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98页 |
4.2.2 介孔SiO_2纳米管的合成步骤 | 第98-99页 |
4.2.3 介孔SiO_2纳米管的表面氨基修饰步骤 | 第99页 |
4.2.4 减压旋蒸法制备介孔SiO_2纳米管负载的Ni催化剂 | 第99-100页 |
4.2.5 浸渍法制备介孔SiO_2纳米管负载的Ni催化剂 | 第100页 |
4.2.6 催化剂表征 | 第100-101页 |
4.2.7 甲烷干气重整反应与催化性能评价 | 第10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23页 |
4.3.1 介孔SiO_2纳米管负载Ni催化剂的合成 | 第101-104页 |
4.3.2 催化反应条件和金属Ni的负载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8页 |
4.3.3 SiO_2孔结构对Ni颗粒分布和尺寸的影响 | 第108-113页 |
4.3.4 载体孔结构对Ni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4.3.5 SiO_2表面氨基对Ni催化剂分布和尺寸的影响 | 第115-119页 |
4.3.6 载体表面修饰对Ni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4.3.7 甲烷干气重整催化稳定性探究 | 第121-12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3-126页 |
第五章 Ni/CeO_2-SiO_2催化剂的甲烷干气重整催化性能研究 | 第126-144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126-127页 |
5.2 实验与表征 | 第127-130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27-128页 |
5.2.2 介孔CeO_2-SiO_2载体的合成步骤 | 第128-129页 |
5.2.3 介孔Ni/CeO_2-SiO_2催化剂的合成步骤 | 第129页 |
5.2.4 催化剂表征 | 第129-130页 |
5.2.5 甲烷干气重整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第13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30-143页 |
5.3.1 纳米限域放气反应合成介孔CeO_2-SiO_2催化剂载体 | 第130-132页 |
5.3.2 介孔Ni/CeO_2-SiO_2催化剂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132-135页 |
5.3.3 CeO_2含量对Ni/CeO_2-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35-138页 |
5.3.4 负载方法对Ni/CeO_2-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38-141页 |
5.3.5 Ni/MO_X-Si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141-14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4-148页 |
6.1 总结 | 第144-146页 |
6.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2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162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