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的思考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沉默权及沉默权制度 | 第7-10页 |
一、沉默权及沉默权制度 | 第8页 |
二、沉默权的来源 | 第8-9页 |
三、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是否包含沉默权 | 第9-10页 |
第二章 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17页 |
一、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 | 第10-14页 |
(一)依法治国的要求 | 第10-11页 |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 第11-12页 |
(三)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的需要 | 第12页 |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要求 | 第12-13页 |
(五)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 | 第13页 |
(六)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 第13页 |
(七)刑事程序运作的需要 | 第13-14页 |
二、确立沉默权的可行性 | 第14-17页 |
(一)法律基础具备 | 第14-15页 |
(二)基本条件具备 | 第15页 |
(三)外部环境改善 | 第15页 |
(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 | 第15-16页 |
(五)科技水平提高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 | 第17-27页 |
一、沉默权与政策的冲突与对策 | 第17-18页 |
二、沉默权与刑事诉讼法的冲突与对策 | 第18-19页 |
三、沉默权与讯问权之间的关系与处理 | 第19-22页 |
四、沉默权模式的构建 | 第22-23页 |
五、沉默权在诉讼各阶段的确立 | 第23-24页 |
六、沉默权保障措施的确立 | 第24-25页 |
七、沉默权限制性的确立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