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北斗双天线高精度变形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绪论第15-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4页
        1.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第16-19页
        1.2.2 GNSS高精度监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4 北斗高精度定位算法研究现状第22-24页
        1.2.5 GNSS自动化监测网络系统研究现状第24页
    1.3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第24-25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9页
        1.4.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2 技术路线第26-29页
2 北斗精密单频单差定位模型第29-47页
    2.1 常用坐标系统第29-32页
        2.1.1 ECEF坐标第30-31页
        2.1.2 SCS坐标系第31-32页
    2.2 北斗函数模型第32-38页
        2.2.1 非差观测模型第32-33页
        2.2.2 单差观测模型第33-34页
        2.2.3 双差观测模型第34页
        2.2.4 观测模型线性化第34-35页
        2.2.5 共时钟单差模型精度分析第35-38页
    2.3 北斗相对定位随机模型第38-45页
        2.3.1 单差和双差随机模型第39-41页
        2.3.2 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第41-42页
        2.3.3 静态试验第42-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北斗单差单频单历元模糊度估计第47-79页
    3.1 北斗单频单差单历元定位模型第47-51页
        3.1.1 BDS单差单频函数模型第48-49页
        3.1.2 BDS单差单频随机模型第49-51页
    3.2 北斗单频单差单历元模糊度固定第51-57页
        3.2.1 单历元模糊度搜索算法第51-52页
        3.2.2 IParLAMBLDC模糊度固定算法第52-57页
    3.3 试验及数据分析第57-77页
        3.3.1 三维位移装置设计第57-59页
        3.3.2 随机模型对模糊度固定影响分析第59-66页
        3.3.3 不同模糊度固定方法对比分析第66-70页
        3.3.4 单差模型定位误差分析第70-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4 北斗单差变形监测预警预测分析系统研究第79-101页
    4.1 超短基线北斗单差模型第79-89页
        4.1.1 UPD估计改正基线向量模型第79-82页
        4.1.2 静态及位移模拟试验第82-89页
    4.2 短基线北斗/GPS单差模型第89-94页
        4.2.1 北斗/GPS抗差移动窗口定权模型第89-90页
        4.2.2 试验及数据分析第90-94页
    4.3 北斗变形监测预警预测分析系统设计第94-100页
        4.3.1 硬件设备第95-96页
        4.3.2 数据传输第96-97页
        4.3.3 数据处理第97页
        4.3.4 数据管理发布第97-99页
        4.3.5 数据分析第99-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5 超短基线BDS双天线监测技术应用第101-113页
    5.1 冻土观测试验段概况第101-102页
    5.2 冻土路基BDS高精度监测技术方案第102页
    5.3 数值模拟分析第102-107页
        5.3.1 二维传热控制方程第103页
        5.3.2 数值模型第103-104页
        5.3.3 材料物理参数第104页
        5.3.4 初始和边界条件第104-105页
        5.3.5 路基冻胀变形模拟结果及分析第105-107页
    5.4 冻土路基BDS高精度监测方案第107页
    5.5 BDS和沉降监测设备安装及配置第107-109页
        5.5.1 设备安装第108页
        5.5.2 BDS设备配置第108-109页
    5.6 通风管路基BDS监测数据分析第109-111页
        5.6.1 北斗+GPRS数据传输方式第109-110页
        5.6.2 监测数据分析第110-111页
    5.7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6 短基线BDS/GPS双天线监测技术应用第113-141页
    6.1 李家峡大坝BDS/GPS双天线监测第113-120页
        6.1.1 李家峡大坝数值分析第113-117页
        6.1.2 李家峡大坝稳定性分析第117-120页
    6.2 BDS/GPS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第120-139页
        6.2.1 输电通道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初步评价第120-125页
        6.2.2 输电通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遥感影像识别和稳定性分析第125-130页
        6.2.3 危险等级边坡数值分析第130-136页
        6.2.4 碎石土边坡BDS/GPS监测结果分析第136-139页
    6.3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7 结论及展望第141-145页
    7.1 主要结论第141-142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42-143页
    7.3 展望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3-1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漏泄矩形波导与漏波天线辐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新型数据中心组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