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定痛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临床资料 | 第12-15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2 伦理学要求 | 第12页 |
3 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3.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4 研究病例选择标准 | 第13页 |
4.1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4.2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4.3 剔除标准 | 第13页 |
5 终止、脱落与处理 | 第13-15页 |
5.1 病例的终止、脱落 | 第13-14页 |
5.2 终止、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14-15页 |
临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 筛选病例 | 第15页 |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 第15页 |
3 临床分组 | 第15页 |
4 治疗方案 | 第15-16页 |
4.1 对照组(消定膏组) | 第15页 |
4.2 治疗组(消肿定痛贴组) | 第15页 |
4.3 治疗疗程 | 第15-16页 |
5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6-17页 |
5.1 疼痛(VAS)评定标准 | 第16页 |
5.2 肿胀评定标准 | 第16-17页 |
5.3 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标准 | 第17页 |
5.4 临床疗效评分标准 | 第17页 |
6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临床试验结果 | 第18-24页 |
1 基线资料 | 第18-20页 |
1.1 性别构成比较 | 第18页 |
1.2 平均年龄比较 | 第18页 |
1.3 扭伤类型比较 | 第18-19页 |
1.4 治疗前软组织彩超比较 | 第19-20页 |
2 两组观察指标评分 | 第20-23页 |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第20页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2.3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范围评分比较 | 第21页 |
2.4 两组不同时段ROM评分比较 | 第21-22页 |
2.5 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 第22页 |
2.6 治疗前后软组织彩超比较 | 第22-23页 |
3 不良事件 | 第23页 |
4 合并用药及依从性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30页 |
1 立法依据 | 第24页 |
2 消肿定痛贴组方分析 | 第24-26页 |
2.1 组方来源 | 第24-25页 |
2.2 组方的功效 | 第25-26页 |
3 改良消肿定痛贴的优点 | 第26页 |
4 中药外敷的作用 | 第26-27页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5.1 对VAS的影响 | 第27-28页 |
5.2 对肿胀的影响 | 第28页 |
5.3 对ROM的影响 | 第28页 |
5.4 软组织彩超评价 | 第28-29页 |
5.5 总体疗效分析 | 第29页 |
6 小结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 | 第35-43页 |
文献综述 | 第43-56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