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遗产廊道视角下京杭运河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探究--以宿迁段皂河镇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京杭运河申遗成功第11页
        1.1.2 遗产廊道理念的兴起第11-12页
        1.1.3 沿线古镇旅游亟待发展第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23页
        1.2.1 遗产廊道研究综述第12-19页
        1.2.2 古镇旅游研究综述第19-23页
    1.3 研究意义第23页
        1.3.1 理论意义第23页
        1.3.2 实践意义第23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3-27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3 研究框架第25-27页
2 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第27-37页
    2.1 概念辨析第27-29页
        2.1.1 古镇第27页
        2.1.2 京杭大运河第27-29页
    2.2 遗产廊道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9-33页
        2.2.1 遗产廊道的概念第29-30页
        2.2.2 遗产廊道的内涵及主题确定第30-32页
        2.2.3 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第32-33页
    2.3 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第33-35页
        2.3.1 遗产廊道旅游资源构成及特点第33-34页
        2.3.2 遗产廊道的旅游类型第34-35页
        2.3.3 遗产廊道旅游地的特征第35页
    2.4 京杭运河构建遗产廊道的必要性第35-37页
        2.4.1 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第35-36页
        2.4.2 申遗成功给予的机遇与挑战第36页
        2.4.3 统筹战略下的保护与开发第36-37页
3 遗产廊道视角下运河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分析第37-57页
    3.1 运河沿线古镇的特征及职能分析第37-44页
        3.1.1 运河沿线古镇的特征分析第37-42页
        3.1.2 运河沿线古镇的职能分析第42-44页
    3.2 运河沿线旅游发展概览第44-52页
        3.2.1 沿线古镇的旅游资源构成分析第44-46页
        3.2.2 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概况第46-51页
        3.2.3 沿线古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3.3 遗产廊道视角下运河古镇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第52-53页
        3.3.1 廊道遗产保护优先第52页
        3.3.2 重视廊道生态环境第52页
        3.3.3 保护与开发中的区域联合及互动第52-53页
    3.4 基于遗产廊道视角的古镇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第53-57页
        3.4.1 评价方法介绍第53-54页
        3.4.2 评价意义及目标第54-55页
        3.4.3 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第55页
        3.4.4 评价体系指标内容的选择第55-56页
        3.4.5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第56-57页
4 运河宿迁段皂河古镇旅游发展分析第57-97页
    4.1 宿迁段运河旅游发展概况第57-62页
        4.1.1 宿迁段运河遗产资源构成及评价第57-61页
        4.1.2 宿迁段运河文化特色第61页
        4.1.3 宿迁段运河旅游发展概况第61-62页
    4.2 皂河古镇的基础条件分析第62-67页
        4.2.1 皂河古镇概况第62-64页
        4.2.2 皂河古镇遗产资源构成及等级第64-66页
        4.2.3 皂河古镇文化特色分析第66-67页
    4.3 皂河古镇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第67-77页
        4.3.1 遗产资源保护方面第67-73页
        4.3.2 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第73-76页
        4.3.3 旅游保障设施方面第76页
        4.3.4 客源市场方面第76-77页
    4.4 皂河古镇旅游发展潜力分析第77页
        4.4.1 丰富的运河遗产资源第77页
        4.4.2 优良的生态资源环境第77页
        4.4.3 有力的政策支撑第77页
    4.5 遗产廊道视角下的皂河古镇旅游价值评价第77-93页
        4.5.1 评价目标第77-78页
        4.5.2 操作步骤第78-83页
        4.5.3 评价因子的指标量化第83-85页
        4.5.4 评价结果分析第85-93页
    4.6 遗产廊道视角下皂河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第93-97页
        4.6.1 运河文化内涵未得到深度挖掘第93页
        4.6.2 运河廊道特质未得到充分发挥第93-94页
        4.6.3 遗产资源保护意识欠缺第94页
        4.6.4 旅游保障设施建设薄弱第94-95页
        4.6.5 经营与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第95-97页
5 遗产廊道视角下皂河古镇旅游发展策略第97-125页
    5.1 遗产廊道视角下皂河古镇旅游发展基本策略第97-104页
        5.1.1 丰富运河旅游产品体系第97-100页
        5.1.2 发挥运河廊道特质及价值第100-101页
        5.1.3 加强遗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第101-103页
        5.1.4 加强旅游保障设施建设第103页
        5.1.5 完善经营与管理体制第103-104页
    5.2 遗产廊道视角下皂河镇旅游发展优化策略第104-125页
        5.2.1 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第105-114页
        5.2.2 旅游发展竞合策略第114-125页
6 结论第125-127页
    6.1 主要内容及结论第125-126页
    6.2 论文的创新点第126页
    6.3 论文的不足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图录第131-135页
表录第135-137页
附录1 基于遗产廊道的古镇旅游价值评价体系专家调查问卷第137-141页
附录2 评价因子相对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第141-143页
附录3 基于遗产廊道视角的皂河古镇旅游价值评价表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下一篇:记忆与共鸣: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以陕西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