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大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及微生物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大气增温和增CO_2对稻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第14-15页
    1.3 水稻土中参与甲烷循环的微生物类群第15页
    1.4 水稻土中参与N_2O循环的微生物类群第15-16页
    1.5 增温和增CO_2浓度对参与稻田CH_4和N_2O循环的微生物类群的影响研究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8-29页
    2.1 实验地概况及技术路线第18-19页
    2.2 实验设计和处理第19-20页
    2.3 研究方法第20-26页
        2.3.1 温室气体CH_4和N_2O的检测第20-21页
        2.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第21-25页
        2.3.3 土壤氨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第25-26页
    2.4 数据分析第26-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63页
    3.1 大气增温和增二氧化碳浓度对双季稻生长季土壤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第29-39页
        3.1.1 田间控制条件第29-30页
        3.1.2 不同处理对CH_4和N_2O总排放量的影响第30-31页
        3.1.3 不同处理对CH_4和N_2O排放速率的影响第31-37页
        3.1.4 ET和EC对CH_4和N_2O排放速率影响的单因子效应和交互效应第37-39页
    3.2 大气增温和增二氧化碳浓度对双季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39-50页
    3.3 AOA、AOB、MOA and MOB功能基因稀缺曲线第50-53页
    3.4 处理及生长季对AOA、AOB、MOA、MOB的RDA分析第53-55页
    3.5 处理对DOC、AMN和NIN的影响第55-57页
    3.6 不同处理下微生物群落结构、DOC、AMN和NIN与CH_4和N_2O的关系第57-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63-70页
    4.1 结论第63-64页
    4.2 讨论第64-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致谢第79-80页
博士后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80-81页
永久通信地址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施肥对旱作苜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下一篇:紫花苜蓿叶片植物学特征及化学计量特征对植株密度和磷素供给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