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再生纤维论文

基于磷氮系阻燃剂改性LYOCELL纤维的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前言第9页
    1.2 纤维素纤维概述第9-11页
        1.2.1 纤维素概述第9-10页
        1.2.2 纤维素纤维第10-11页
    1.3 Lyocell纤维第11-12页
        1.3.1 机械性能第11-12页
        1.3.2 吸湿性第12页
        1.3.3 可染性第12页
        1.3.4 易燃性第12页
        1.3.5 Lyocell纤维的功能化第12页
    1.4 纤维素纤维燃烧机理第12-14页
    1.5 纤维素纤维阻燃机理及方法第14-18页
        1.5.1 纤维素纤维阻燃机理第14-16页
        1.5.2 纤维素纤维阻燃方法第16-18页
    1.6 阻燃剂分类第18-19页
        1.6.1 卤系阻燃剂第18页
        1.6.2 氮系阻燃剂第18页
        1.6.3 磷系阻燃剂第18页
        1.6.4 磷-氮系阻燃剂第18-19页
        1.6.5 硅系阻燃剂第19页
        1.6.6 膨胀型阻燃剂第19页
    1.7 国内外纤维素纤维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7.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页
        1.7.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1.8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0-23页
        1.8.1 论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1.8.2 论文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新型无卤阻燃剂对Lyocell再生纤维素纤维阻燃改性研究第23-43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5页
        2.2.1 实原料与试剂第23-24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4-25页
        2.2.3 阻燃Lyocell纤维及织物的制备第25页
    2.3 阻燃剂与阻燃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第25-27页
        2.3.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25-26页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第26页
        2.3.3 扫描电镜分析第26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6页
        2.3.5 热重分析第26页
        2.3.6 垂直燃烧性能测试第26页
        2.3.7 极限氧指数测试第26页
        2.3.8 微量热分析第26页
        2.3.9 TG-IR分析第26-27页
        2.3.10 热裂解-气相/质谱性能分析第2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7-42页
        2.4.1 新型阻燃剂的结构研究第27-28页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第28-29页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第29-30页
        2.4.4 热重分析第30-34页
        2.4.5 表面形貌研究第34页
        2.4.6 燃烧性能研究第34-37页
        2.4.7 拉曼光谱研究第37-38页
        2.4.8 TG-IR测试研究第38-40页
        2.4.9 PY-GC/MS测试研究第40-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高磷氮型阻燃剂改性Lyocell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第43-63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2.1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第43-44页
        3.2.2 实验仪器设备第44-45页
        3.2.3 阻燃Lyocell纤维及织物的制备第45-46页
    3.3 阻燃剂与阻燃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第46-47页
        3.3.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6页
        3.3.2 垂直燃烧性能测试第46页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6页
        3.3.4 扫描电镜分析第46页
        3.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6页
        3.3.6 热重分析第46页
        3.3.7 微量热分析第46页
        3.3.8 TG-IR分析第46-47页
        3.3.9 热裂解-气相/质谱性能分析第4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7-61页
        3.4.1 新型阻燃剂的结构研究第47-48页
        3.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第48-49页
        3.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第49-50页
        3.4.4 热重分析第50-53页
        3.4.5 表面形态结构研究第53-54页
        3.4.6 燃烧性能研究第54-56页
        3.4.7 拉曼光谱研究第56-57页
        3.4.8 TG-IR测试研究第57-59页
        3.4.9 PY-GC/MS测试研究第59-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4.1 全文总结第63-64页
    4.2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参加科研情况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有机骨架铜卟啉材料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下一篇:甲壳素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