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中国粗榧等植物除草作用初步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1 生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第12-18页
        1.1.1 微生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第12-16页
        1.1.2 植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第16-17页
        1.1.3 源于天然产物的除草剂品种第17-18页
    1.2 中国粗榧研究概况第18-22页
        1.2.1 中国粗榧的形态第18页
        1.2.2 中国粗榧资源及分布第18-19页
        1.2.3 中国粗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9-21页
        1.2.4 中国粗榧医学方面研究现状第21页
        1.2.5 中国粗榧农用活性研究概况第21-22页
    1.3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第22-23页
第二章 除草活性植物初步筛选第23-2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2.1.1 供试材料第23页
        2.1.2 试验方法第23-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2.2.1 植物样品对4种作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第25页
        2.2.2 植物样品对4种作物种子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第25-27页
第三章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初步研究第27-3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3.1.1 供试材料第27-28页
        3.1.2 试验方法第28-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2.1 中国粗榧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液的除草活性第30页
        3.2.2 中国粗榧90%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第30-31页
        3.2.3 中国粗榧90%乙醇提取物各萃取液除草活性第31-32页
        3.2.4 中国粗榧90%乙醇提取物苯提取部分除草活性成分分离第32-33页
        3.2.5 化合物A的定性分析第33页
        3.2.6 β-谷甾醇的除草活性第33页
        3.2.7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不同根长的野燕麦和小麦种子幼根生长抑制作用第33-34页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第34-37页
    4.1 讨论第34-35页
        4.1.1 选择适当的除草活性测定方法至关重要第34-35页
        4.1.2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测定种子幼根敏感部位直观、简便第35页
        4.1.3 中国粗榧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第35页
    4.2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35-37页
        4.2.1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需要继续分离研究第35-36页
        4.2.2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机理与选择性机制需深入研究第36页
        4.2.3 商陆等5种植物的除草活性值得研究第36-37页
第五章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作者简介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环形薄板大挠度样条函数解法
下一篇:污染环境中生态学系统的持续生存与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