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碳纳米管的结构及性质 | 第10-13页 |
1.2.1 碳纳米管的基本结构单元 | 第10-11页 |
1.2.2 多壁碳纳米管与单壁碳纳米管 | 第11-12页 |
1.2.3 碳纳米管独特的性质 | 第12-13页 |
1.3 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纯化 | 第13-19页 |
1.4 碳纳米管的特性 | 第19-21页 |
1.5 碳纳米管的表征 | 第21-22页 |
1.6 碳纳米管的应用 | 第22-28页 |
1.6.1 制造纳米材料的模板 | 第22页 |
1.6.2 储氢、储能材料 | 第22-23页 |
1.6.3 电子发射传输材料 | 第23页 |
1.6.4 新一代工程机械材料 | 第23-24页 |
1.6.5 气体传感器 | 第24页 |
1.6.6 探针类电子显微镜的探针 | 第24-25页 |
1.6.7 修饰电极 | 第25-28页 |
1.7 本论文的指导思想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抗坏血酸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碳纳米管/卟啉复合修饰电极上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35-51页 |
2.1 引言 | 第35-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2.2.2 MWNTs/GC修饰电极和GC/MWNTs/znTPP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8-40页 |
2.2.2.1 纳米碳管的预处理 | 第38-39页 |
2.2.2.2 两种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9-40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2.3.1 MWNTs修饰电极(GC/MWNTs)对AA的电催化效应 | 第40-41页 |
2.3.2 多壁碳纳米管/卟啉复合修饰电极[GC/MWNTs/ZnTPP]对AA的增效用 | 第41页 |
2.3.3 电解液的pH值对AA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4 MWNTs分散液的浓度对AA氧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5 MWNTs分散液在电极上滴涂量的研究 | 第43-44页 |
2.3.6 扫速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7 峰电流与AA浓度的关系 | 第45页 |
2.4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第三章 二巯基卟啉分子自组装膜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51-64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5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52-53页 |
3.2.2 卟啉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3-54页 |
3.2.2.1 金电极的预处理 | 第53-54页 |
3.2.2.2 卟啉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4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3.2.3.1 电化学测量 | 第54-55页 |
3.2.3.2 SECM实验 | 第55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3.3.1 二巯基卟啉分子自组装膜的构筑 | 第55页 |
3.3.2 二巯基卟啉分子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表征 | 第55-57页 |
3.3.3 二巯基卟啉分子自组装膜的SECM表征 | 第57-60页 |
3.3.4 二巯基卟啉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TPP(SH)_2/Au]对分离测定抗坏血酸(AA)和多巴胺(DA)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4.1 DA在TPP(SH)_2/Au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60页 |
3.3.4.2 AA在TPP(SH)_2/Au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60-61页 |
3.3.4.3 DA和AA的混合液在TPP(SH)_2/Au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61页 |
3.4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