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1.1.1 企业需求 | 第7页 |
1.1.2 网络安全性背景 | 第7-8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0-24页 |
2.1 安全断言标记语言 | 第10-14页 |
2.1.1 SAML 概述 | 第11-12页 |
2.1.2 SAML 组成 | 第12-14页 |
2.1.3 SAML 安全性分析 | 第14页 |
2.2 跨域单点登录 | 第14-20页 |
2.2.1 CD-SSO 介绍 | 第15-17页 |
2.2.2 简单的SSO 模型 | 第17-20页 |
2.3 Web 服务安全机制 | 第20-24页 |
2.3.1 身份认证机制 | 第20-21页 |
2.3.2 WS-*系列规范 | 第21-23页 |
2.3.3 Web Service Enhancements vision 3.0 | 第23-24页 |
第三章 CD-SSO 的分析与研究 | 第24-33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3.1.1 功能需求 | 第24-25页 |
3.1.2 数据格式需求 | 第25页 |
3.1.3 安全性需求 | 第25-26页 |
3.2 CD-SSO 模型研究 | 第26-30页 |
3.2.1 典型的CD-SSO 模型 | 第27-28页 |
3.2.2 CD-SSO 模型的改进 | 第28-30页 |
3.2.3 改进模型所面临的问题 | 第30页 |
3.3 消息传递的安全性分析 | 第30-33页 |
3.3.1 CD-SSO 常见的安全性问题 | 第30-31页 |
3.3.2 消息的保护机制 | 第31-32页 |
3.3.3 消息保护的综合策略 | 第32-33页 |
第四章 CD-SSO 的详细设计 | 第33-46页 |
4.1 CD-SSO 模型设计 | 第33-37页 |
4.1.1 CD-SSO 整体框架模型 | 第33-35页 |
4.1.2 CD-SSO 物理架构 | 第35页 |
4.1.3 CD-SSO 逻辑架构 | 第35-37页 |
4.2 CD-SSO 应用设计 | 第37-40页 |
4.2.1 应用模型分析 | 第37页 |
4.2.2 功能结构 | 第37-38页 |
4.2.3 认证服务组件设计 | 第38-40页 |
4.3 CD-SSO 系统设计 | 第40-44页 |
4.3.1 SAML 与WS-Security 的组合 | 第40-41页 |
4.3.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4.3.3 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42-44页 |
4.4 CD-SSO 安全模型设计 | 第44-46页 |
4.4.1 负载均衡设计 | 第44-45页 |
4.4.2 信任服务链模式 | 第45-46页 |
第五章 CD-SSO 在督考平台中的实现 | 第46-56页 |
5.1 CD-SSO 在督考平台中的应用 | 第46-49页 |
5.1.1 整体框架模型 | 第46-47页 |
5.1.2 运行流程 | 第47-48页 |
5.1.3 主要功能函数与接口 | 第48-49页 |
5.2 CD-SSO 模型实现 | 第49-51页 |
5.2.1 消息传递的实现方式 | 第49-50页 |
5.2.2 信任服务的解决方案 | 第50页 |
5.2.3 认证中心的实现方法 | 第50-51页 |
5.3 CD-SSO 安全模型的实现 | 第51-54页 |
5.3.1 消息安全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51-52页 |
5.3.2 传输模块的实现 | 第52-53页 |
5.3.3 中心安全服务端模块的实现 | 第53-54页 |
5.4 安全模型的性能评价 | 第54-56页 |
5.4.1 优化模型性能比较 | 第54-55页 |
5.4.2 SAML 安全模型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56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