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原因 | 第8-9页 |
0.2 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 第9-10页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价值 | 第10-11页 |
1 语境:三十年代现代主义诗学风暴 | 第11-19页 |
1.1 现代都市社会与现代都市感觉的崛起 | 第11-15页 |
1.2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广泛渗透 | 第15-17页 |
1.3 现代主义文学的勃兴 | 第17-19页 |
2 诗论:非理性主义的诗化 | 第19-31页 |
2.1 现代情绪的非理性表达 | 第19-23页 |
2.2 自我体验的瞬间感觉 | 第23-26页 |
2.3 知性诗学的哲理性判断 | 第26-31页 |
3 纯诗:绝对独立和绝对自由的宇宙意识 | 第31-39页 |
3.1 心境与意象的契合 | 第31-32页 |
3.2 心情外化于物的象征 | 第32-34页 |
3.3 内容化生成的形式 | 第34-36页 |
3.4 情绪的抑扬顿挫的音乐性 | 第36-39页 |
4 资源:中西交融的现代派诗学 | 第39-48页 |
4.1 欧美现代诗派理论的智慧 | 第39-42页 |
4.2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的“兴”“象”说 | 第42-43页 |
4.3 三十年代自由诗的艺术生命 | 第43-48页 |
5 价值:现代主义诗学的中国化探索 | 第48-53页 |
5.1 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诗学理论体系 | 第48-50页 |
5.2 多种思想相互交融的文化支撑 | 第50-51页 |
5.3 现代主义诗学的先行者意义及后继者关照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