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异形桥梁简介 | 第10-12页 |
1.1.1 异形桥梁的定义 | 第10页 |
1.1.2 异形桥梁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1页 |
1.1.3 异形桥梁的结构特点与受力特点 | 第11-12页 |
1.2 异形桥梁受力特性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受力分析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受力分析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1.3 成桥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1 无损检测方法 | 第15页 |
1.3.2 静载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1.3.3 动载试验方法 | 第16页 |
1.4 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桥梁结构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 | 第18-32页 |
2.1 常用方法概述 | 第18-19页 |
2.1.1 梁单元法 | 第18页 |
2.1.2 板壳单元法 | 第18-19页 |
2.1.3 梁格法 | 第19页 |
2.1.4 实体单元法 | 第19页 |
2.2 梁格法计算桥梁结构原理 | 第19-28页 |
2.2.1 梁格法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2.2 箱梁梁格划分 | 第20-21页 |
2.2.3 梁格刚度模拟 | 第21-28页 |
2.3 桥梁结构空间实体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2.3.1 空间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28-29页 |
2.3.2 空间实体单元类型 | 第29-30页 |
2.3.3 空间实体有限元建模基本步骤 | 第30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30-32页 |
第3章 前进大街立交桥异形箱梁桥有限元模拟 | 第32-40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2-34页 |
3.2 建立异形箱梁桥梁格法模型 | 第34-35页 |
3.3 建立异形箱梁桥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 | 第35-37页 |
3.3.1 定义单元及材料属性 | 第35页 |
3.3.2 空间实体有限元建模过程 | 第35-37页 |
3.4 梁格法模型与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37-39页 |
3.4.1 自重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7页 |
3.4.2 车辆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9-40页 |
第4章 前进大街立交桥异形箱梁桥荷载试验 | 第40-62页 |
4.1 试验用应变传感器的布设 | 第40-43页 |
4.1.1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 | 第40-41页 |
4.1.2 传感器数据线的引出 | 第41-43页 |
4.2 静载试验 | 第43-55页 |
4.2.1 静载试验目的 | 第43-44页 |
4.2.2 试验内容与仪器设备 | 第44页 |
4.2.3 试验效率 | 第44-45页 |
4.2.4 试验荷载 | 第45-48页 |
4.2.5 测点布置及数据测试 | 第48-50页 |
4.2.6 静载试验数据分析 | 第50-55页 |
4.2.7 静载试验结论 | 第55页 |
4.3 动载试验 | 第55-60页 |
4.3.1 动载试验目的 | 第55-56页 |
4.3.2 动载试验方法 | 第56-58页 |
4.3.3 动载试验的理论计算 | 第58页 |
4.3.4 动载试验结果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0-6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介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