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解释“立法化”之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流程 | 第10页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10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11页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2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表现 | 第11-16页 |
2.1 司法解释的形式规范化 | 第12-13页 |
2.2 司法解释内容偏离原法律文本 | 第13-14页 |
2.3 司法解释的主动性 | 第14页 |
2.4 司法解释的专断性 | 第14-16页 |
3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弊端 | 第16-20页 |
3.1 解释形式规范化导致的司法解释合法性危机 | 第16-17页 |
3.2 解释内容扩大导致的法律解释体系出现混乱 | 第17-18页 |
3.3 主动解释导致的下级法院路径依赖 | 第18-19页 |
3.4 独断解释导致的解释结果的公正性质疑 | 第19-20页 |
4 司法解释“立法化”的成因 | 第20-27页 |
4.1 立法制度尚存在欠缺与不足 | 第20-23页 |
4.1.1 立法内容的简单化 | 第20-22页 |
4.1.2 立法机关的立法解释工作缺位 | 第22-23页 |
4.2 不稳定的政策及其影响下的法律 | 第23-24页 |
4.2.1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政策不稳定 | 第23-24页 |
4.2.2 司法解释替代了具有僵硬性的法律 | 第24页 |
4.3 高度集中的司法解释权 | 第24-25页 |
4.4 无视司法裁判亲历性的司法体制 | 第25-27页 |
5 司法解释“立法化”之消解对策 | 第27-36页 |
5.1 完善对司法解释制度的立法规定 | 第27-29页 |
5.1.1 消除司法解释规范化的形式 | 第27-28页 |
5.1.2 加强司法解释制定的专业性 | 第28-29页 |
5.2 规范并限制“两高”的司法解释权 | 第29-30页 |
5.2.1 明确司法解释的范围 | 第29页 |
5.2.2 提高制定司法解释的技艺 | 第29-30页 |
5.3 完善司法解释的审议颁布机制 | 第30-32页 |
5.3.1 规范限制司法解释的数量及范围 | 第30-31页 |
5.3.2 严格司法解释内容的审议 | 第31页 |
5.3.3 细化司法解释的颁布机制 | 第31-32页 |
5.4 明确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度 | 第32-36页 |
5.4.1 法官自由裁量权必不可少 | 第32-33页 |
5.4.2 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 第33-34页 |
5.4.3 明确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