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羟乙基淀粉基多西紫杉醇药物合成及释药行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43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药物运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第13-15页
        1.2.1 药物的靶向性第13-15页
    1.3 药物运输系统的分类和应用第15-21页
        1.3.1 高分子键合药第16-18页
        1.3.2 树状大分子第18-19页
        1.3.3 脂质体第19-20页
        1.3.4 纳米聚合物颗粒第20-21页
    1.4 天然多糖类聚合物第21-33页
        1.4.1 纤维素第22-23页
        1.4.2 壳聚糖第23-25页
        1.4.3 透明质酸第25-28页
        1.4.4 羟乙基淀粉第28-33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43页
2 羟乙基淀粉-多西紫杉醇偶联化合物的合成第43-62页
    2.1 前言第43-44页
    2.2 实验部分第44-50页
        2.2.1 实验药品第44-45页
        2.2.2 主要仪器第45页
        2.2.3 试剂精制第45页
        2.2.4 多西紫杉醇-2’丁二酸酯(DTX-Suc)的合成第45-46页
        2.2.5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合成第46页
        2.2.6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6页
        2.2.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载药量第46-47页
        2.2.8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体外释药第47-49页
        2.2.9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第49-5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2.3.1 合成路线第50页
        2.3.2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制备第50-52页
        2.3.3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第52-54页
        2.3.4 紫外测定载药量第54-55页
        2.3.5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体外释药行为第55-58页
        2.3.6 HES-DTX偶联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第58-59页
    2.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3 羟乙基淀粉-多西紫杉醇偶联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第62-75页
    3.1 前言第62页
    3.2 实验部分第62-65页
        3.2.1 实验药品第62-63页
        3.2.2 主要仪器第63页
        3.2.3 细胞和动物第63页
        3.2.4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第63-64页
        3.2.5 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第64-65页
        3.2.6 HES-DTX偶联化合物对荷瘤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第65页
        3.2.7 组织病理检查第65页
        3.2.8 数据统计第6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5-71页
        3.3.1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第65-67页
        3.3.2 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第67-69页
        3.3.3 HES-DTX偶联化合物对荷瘤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第69-70页
        3.3.4 组织病理分析第70-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4 羟乙基淀粉接枝聚乳酸纳米胶束的制备第75-94页
    4.1 前言第75页
    4.2 实验部分第75-79页
        4.2.1 实验药品第75-76页
        4.2.2 主要仪器第76页
        4.2.3 试剂精制第76-77页
        4.2.4 HES-g-PLA接枝聚合物的制备第77页
        4.2.5 HES-g-PLA接枝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77页
        4.2.6 HES-g-PLA接枝聚合物分子量测定第77-78页
        4.2.7 HES-g-PLA胶束的制备第78页
        4.2.8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第78-79页
        4.2.9 载多西紫杉醇的HES-g-PLA胶束的制备第79页
        4.2.10 HES-g-PLA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和形貌表征第7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9-89页
        4.3.1 合成路线第79-80页
        4.3.2 HES-g-PLA接枝聚合物的制备第80-81页
        4.3.3 结构表征第81-86页
        4.3.4 HES-g-PLA接枝聚合物的分子量测定第86页
        4.3.5 HES-g-PLA胶束的制备方法第86-87页
        4.3.6 临界胶束浓度(CMC)第87-88页
        4.3.7 HES-g-PLA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和形貌表征第88-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5 载多西紫杉醇的羟乙基淀粉接枝聚乳酸纳米胶束的释药行为第94-106页
    5.1 前言第94-95页
    5.2 实验部分第95-96页
        5.2.1 实验药品第95页
        5.2.2 主要仪器第95页
        5.2.3 载多西紫杉醇的HES-g-PLA纳米胶束的体外释药第95-96页
        5.2.4 细胞毒性实验第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02页
        5.3.1 载多西紫杉醇的HES-g-PLA纳米胶束的体外释药第96-97页
        5.3.2 载多西紫杉醇的HES-g-PLA纳米胶束释放模型拟合第97-101页
        5.3.3 载多西紫杉醇的HES-g-PLA纳米胶束体外细胞毒性第101-102页
    5.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6 全文总结第106-108页
    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第106-107页
    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第109-110页
附录2 主要缩写词表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铝工业用新型气化型煤复合粘结剂及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双功能氢键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有机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