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低渗造影剂对老年糖尿病大鼠肾毒性及一氧化氮合成酶对一氧化氮合成机理影响的研究 | 第16-30页 |
1.1 引言 | 第16-18页 |
1.2 实验部分 | 第18-21页 |
1.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1.2.2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1.2.3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21-28页 |
1.3.1 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 | 第21页 |
1.3.2 大鼠肾功和血糖的变化 | 第21页 |
1.3.3 肾脏组织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谷胱甘肽的变化 | 第21-22页 |
1.3.4 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和纯化 | 第22页 |
1.3.5 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光谱特性 | 第22-23页 |
1.3.6 NADPH 氧化反应的研究 | 第23-24页 |
1.3.7 NO 合成的研究 | 第24-25页 |
1.3.8 一氧化氮合成酶还原活性的研究 | 第25-26页 |
1.3.9 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动力学研究 | 第26-28页 |
1.4 讨论 | 第28-29页 |
1.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白细胞介素 18、胱抑素 C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作用研究 | 第30-37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2.2.2 CIN 诊断标准 | 第31页 |
2.2.3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2.2.4 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 第31-32页 |
2.2.5 统计学分析 | 第32页 |
2.3 结果 | 第32-35页 |
2.3.1 使用造影剂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 | 第32-33页 |
2.3.2 使用造影剂前后观察指标趋势变化 | 第33-34页 |
2.3.3 造影剂肾病发生及后续随访情况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36页 |
2.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影响及与血红蛋白结合过程的研究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3.2.2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3.2.3 CIN 的定义和终点 | 第39页 |
3.2.4 研究计划 | 第39-40页 |
3.2.5 实验评估 | 第40页 |
3.2.6 样本量的确定 | 第40页 |
3.2.7 荧光光谱的测定 | 第40-41页 |
3.2.8 统计学分析 | 第41页 |
3.3 结果 | 第41-52页 |
3.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比较 | 第41-43页 |
3.3.2 研究对象 SCR,EGFR,CYS C,BUN 和尿 IL-18 的变化 | 第43-44页 |
3.3.3 GSH 与 HB 结合的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3.3.4 GSH 与 HB 结合的类型研究 | 第45-46页 |
3.3.5 GSH 与 HB 的结合常数 | 第46-47页 |
3.3.6 GSH 和 HB 结合的作用力研究 | 第47-48页 |
3.3.7 GSH 与 HB 结合的距离 | 第48页 |
3.3.8 GSH 对 HB 构象的影响 | 第48-52页 |
3.4 讨论 | 第52-54页 |
3.5 小结 | 第54-55页 |
综述 | 第55-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105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