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体外培养软骨组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组织工程学研究 | 第12-13页 |
1.3.2 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3 软骨组织及支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 第14页 |
1.4 基于连续切片断层图像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1.6 本文章节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本文相关基础理论及背景介绍 | 第17-29页 |
2.1 软骨组织工程基本简介 | 第17-20页 |
2.1.1 种子细胞 | 第18-19页 |
2.1.2 生物支架材料 | 第19-20页 |
2.2 基于连续切片断层图像三维重建简介 | 第20-21页 |
2.2.1 冰冻切片技术简介 | 第20页 |
2.2.2 激光显微镜图像处理简介 | 第20-21页 |
2.2.3 基于医学断层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理论简介 | 第21页 |
2.3 三维重建理论简介 | 第21-23页 |
2.3.1 面绘制 | 第21-22页 |
2.3.2 体绘制 | 第22页 |
2.3.3 两种重建方法对比 | 第22-23页 |
2.4 体外壳聚糖支架培养软骨组织力学特性实验简介 | 第23-28页 |
2.4.1 实验研究设计思路 | 第24-25页 |
2.4.2 体外培养的人工软骨组织 | 第25-26页 |
2.4.3 应力实验设备BOSE Biodynamic | 第26-27页 |
2.4.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简介 | 第27页 |
2.4.5 应力形变实验简介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9-38页 |
3.1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29-33页 |
3.1.1 三维重建模块总体设计 | 第29-31页 |
3.1.2 应力分析模块总体设计 | 第31-33页 |
3.2 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 第33-34页 |
3.2.1 开发语言C++简介 | 第33页 |
3.2.2 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简介 | 第33页 |
3.2.3 图像分割与配准工具箱(ITK)简介 | 第33-34页 |
3.2.4 可视化工具箱(VTK)简介 | 第34页 |
3.3 三维重建系统环境配置 | 第34-37页 |
3.3.1 软骨组织切片分割环境配置 | 第35-36页 |
3.3.2 软骨组织三维重建环境配置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38-66页 |
4.1 原始图像介绍 | 第38-39页 |
4.1.1 原始图像数据来源简介 | 第38-39页 |
4.1.2 原始图像预处理部分 | 第39页 |
4.2 图像增强处理 | 第39-46页 |
4.2.1 直方图均衡化 | 第39-41页 |
4.2.2 中值滤波 | 第41-42页 |
4.2.3 形态学滤波 | 第42-44页 |
4.2.4 本文选用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法 | 第44-46页 |
4.3 图像拼接处理 | 第46-49页 |
4.3.1 基于SIFT的图像拼接算法简介 | 第46-47页 |
4.3.2 本文基于SIFT图像拼接算法结果 | 第47-49页 |
4.4 断层间插值处理 | 第49-51页 |
4.4.1 基于灰度的图像插值 | 第49页 |
4.4.2 基于形状的图像插值 | 第49页 |
4.4.3 本文插值处理方法 | 第49-51页 |
4.5 图像三维重建的实现 | 第51-52页 |
4.5.1 本文三维重建方法简述 | 第51页 |
4.5.2 本文三维重建方法实现 | 第51-52页 |
4.6 体外培养软骨组织及支架应力形变的探究 | 第52-61页 |
4.6.1 实验数据采集 | 第52-54页 |
4.6.2 实验数据预处理 | 第54-56页 |
4.6.3 力学特性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4.6.4 应力与形变曲线拟合 | 第57-60页 |
4.6.5 软骨组织应力形变系统函数猜想 | 第60-61页 |
4.7 三维模型应力仿真实现 | 第61-63页 |
4.8 软骨组织三维重建及应力分析系统目前实现功能 | 第63-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 第66-72页 |
5.1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方案 | 第66-68页 |
5.1.1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测试方案 | 第66-67页 |
5.1.2 系统整体测试方案 | 第67-68页 |
5.2 系统测试结果 | 第68-71页 |
5.2.1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测试结果 | 第68-70页 |
5.2.2 系统整体测试结果 | 第70-71页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1页 |
5.3.1 功能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 第71页 |
5.3.2 整体测试结果分析 | 第71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2-74页 |
6.1.1 本文创新点 | 第73页 |
6.1.2 本文工作不足之处 | 第73-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