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不发达地区水上交通安全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安全评价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安全的认识 | 第11页 |
·安全状态及安全程度 | 第11页 |
·安全系统工程 | 第11-12页 |
·安全评价 | 第12页 |
·安全评价研究的发展 | 第12-13页 |
·水上交通安全状况评价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国外对水上交通安全状况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对水上交通安全状况评价的研究 | 第14-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水运不发达地区水上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水运不发达地区的特征 | 第20-22页 |
·水运不发达地区水上交通安全现状 | 第22-31页 |
·船员 | 第22-23页 |
·船舶 | 第23-25页 |
·通航环境 | 第25页 |
·安全管理 | 第25-28页 |
·安全事故 | 第28-29页 |
·安全文化 | 第29-31页 |
第3章 水运不发达地区水上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原则 | 第31页 |
·指标体系选取的要求 | 第31-32页 |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 第32页 |
·水运不发达地区水上交通安全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9页 |
·潜在危险 | 第33-36页 |
·评价指标 | 第36-39页 |
第4章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9-51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9-40页 |
·模糊理论概述 | 第40-45页 |
·模糊集合 | 第41-42页 |
·模糊矩阵和模糊关系 | 第42-43页 |
·最大隶属原则 | 第43页 |
·模糊映射和模糊变换 | 第43-45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5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45-47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获取 | 第47-50页 |
·隶属函数 | 第50-51页 |
第5章 实际运用 | 第51-67页 |
·资阳市水上交通安全现状 | 第51-60页 |
·船员 | 第51-52页 |
·船舶 | 第52-54页 |
·通航环境 | 第54-55页 |
·安全管理 | 第55-59页 |
·安全事故 | 第59页 |
·安全文化 | 第59-60页 |
·对资阳市水上交通安全状况的评价 | 第60-66页 |
·指标体系 | 第60-61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61-63页 |
·建立评判评语集 | 第63-64页 |
·安全评价的实现 | 第64-66页 |
·评价结果分析和建议 | 第66-67页 |
·分析 | 第66页 |
·建议 | 第66-67页 |
第6章 水上交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 第67-72页 |
·应急预案的定义 | 第67页 |
·水上交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 第67-68页 |
·编制原则 | 第67页 |
·应急预案包括内容 | 第67页 |
·水上交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 第67-68页 |
·水上交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 第68页 |
·目前水上交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不足 | 第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水运不发达地区水上交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 第69-72页 |
·突发交通事故特点 | 第69-70页 |
·应急救援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