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1.2.1 信用风险与信用评级 | 第15-16页 |
1.2.2 巴塞尔协议与内部评级法 | 第16-18页 |
1.2.3 内部评级度量模型 | 第18-2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2章 湖南工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分析 | 第26-44页 |
2.1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各项基础工作 | 第26-27页 |
2.2 工行内部信用评级制度的发展沿革 | 第27-28页 |
2.3 湖南省工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现状分析 | 第28-42页 |
2.3.1 湖南省工行内部信用评级总体情况 | 第28-31页 |
2.3.2 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一期建设情况 | 第31-35页 |
2.3.3 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二期改进情况 | 第35-42页 |
2.4 内部信用评级建设情况小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第3章 湖南工行内部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 第44-69页 |
3.1 湖南工行内部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意义与思路 | 第44-45页 |
3.1.1 模型研究的意义 | 第44页 |
3.1.2 模型设计原则 | 第44-45页 |
3.1.3 设计思路 | 第45页 |
3.2 违约概率模型样本的选取 | 第45-46页 |
3.3 违约概率模型指标的选取 | 第46-50页 |
3.4 违约概率模型的构建和指标的筛选 | 第50-56页 |
3.4.1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原理 | 第50-52页 |
3.4.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构建 | 第52-53页 |
3.4.3 模型指标筛选 | 第53-56页 |
3.5 模型最终结果与实证检验 | 第56-69页 |
3.5.1 Logistic 回归结果 | 第56-65页 |
3.5.2 Logistic 模型的检验 | 第65-69页 |
第4章 湖南工行信用评级的应用及实施建议 | 第69-73页 |
4.1 湖南省工行内部信用评级的应用研究 | 第69-71页 |
4.2 湖南省工行内部信用评级的实施建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