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王宠惠宪政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2页
一、引论第12-20页
    (一) 研究意义第12-16页
    (二) 研究现状第16-19页
    (三) 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二、王宠惠宪政思想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第20-32页
    (一) 王宠惠宪政思想的社会背景第20-27页
        1. 政治形势:军阀威权统治第20-22页
        2. 法制环境:司法权威缺失第22-23页
        3. 宪政状况:立宪思潮泛滥第23-27页
    (二) 王宠惠宪政思想的历史渊源第27-32页
        1. 孟德斯鸠:三权分治第27-29页
        2. 孙中山:五权宪法第29-30页
        3. 胡适:自由主义第30-32页
三、王宠惠宪政思想的内容第32-48页
    (一) 以制定良宪为理想的宪法体系设计第32-37页
        1. 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第32-33页
        2. 主张刚性宪法第33-34页
        3. 强调宪法的内容应该简繁得当第34-35页
        4. 主张赋予法院以宪法解释权第35-36页
        5. 倡导宪法统治下的六法体系建设第36-37页
    (二) 以尊崇法统为路径的积极护宪主张第37-41页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民国法统第38-39页
        2. 王宠惠的护宪实践第39-41页
    (三) 以发扬民权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建设第41-44页
        1. 倡导国民制宪第42页
        2. 主张围绕民权政治建立议院政府第42-43页
        3. 发挥国民会议和国民大会的政治功能第43页
        4. 人民以县为单位直接行使“四权”第43-44页
    (四) 以司法改革为入口的宪政体制改良第44-48页
        1. 对外废除领事裁判权第44-45页
        2. 对内施行司法改革第45-48页
四、对王宠惠宪政思想及实践的评判第48-52页
    (一) 理论精研与政治实践的双重变奏第48-50页
    (二)司法独立与司法党化的携手同行第50-52页
五、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件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渎职犯罪中损失结果的认定
下一篇:欧盟碳排放交易规则的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