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图目录 | 第11-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2页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5-17页 |
1.2 研究现状简述 | 第17-20页 |
1.2.1 慈溪古银锭湖窑区黑胎多层釉青瓷窑址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2.2 龙泉黑胎青瓷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2.3 南宋官窑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3 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20-22页 |
2 浙江地区宋代黑胎多层釉青瓷窑址的考古学研究 | 第22-49页 |
2.1 慈溪古银锭湖窑区 | 第22-32页 |
2.1.1 窑址概况 | 第23-27页 |
2.1.2 遗物、遗迹特征 | 第27-30页 |
2.1.3 烧造年代及产品性质 | 第30-32页 |
2.2 龙泉黑胎青瓷窑址 | 第32-40页 |
2.2.1 窑址概况 | 第33-37页 |
2.2.2 遗迹、遗物特征 | 第37-39页 |
2.2.3 烧造年代及产品性质 | 第39-40页 |
2.3 南宋官窑黑胎青瓷 | 第40-49页 |
2.3.1 窑址概况 | 第41-43页 |
2.3.2 遗物特征 | 第43-47页 |
2.3.3 遗迹特征 | 第47-49页 |
3 浙江地区出土宋代黑胎多层釉青瓷的科技研究 | 第49-79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 | 第49-56页 |
3.2.1 样品及来源 | 第49-54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4-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77页 |
3.3.1 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第56-65页 |
3.3.2 显微结构分析 | 第65-72页 |
3.3.3 多层釉与龙窑温差分析 | 第72-77页 |
3.4 结论 | 第77-79页 |
4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