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兴隆县化工产业聚集区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兴隆县化工产业聚集区安全监管现状 | 第12-13页 |
1.1.3 国内近两年来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 第13-15页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15页 |
1.3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开发工具的选取 | 第21-30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1-25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21页 |
2.1.2 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2.1.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2-25页 |
2.1.4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25页 |
2.1.5 系统资源需求分析 | 第25页 |
2.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取 | 第25-28页 |
2.2.1 系统编程语言选取 | 第25-26页 |
2.2.2 数据库的选取 | 第26页 |
2.2.3 系统开发环境 | 第26页 |
2.2.4 服务端 GIS | 第26-28页 |
2.2.5 BLL 类库 | 第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 | 第30-44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32页 |
3.1.1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第30-31页 |
3.1.2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第32-37页 |
3.2.1 系统结构化设计 | 第32-35页 |
3.2.2 关键功能顺序设计 | 第35-37页 |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7-43页 |
3.3.1 系统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3.3.2 数据库数据结构 | 第38-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 第44-71页 |
4.1 重大危险源辨识功能 | 第44-48页 |
4.1.1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 第44页 |
4.1.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 第44-45页 |
4.1.3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现流程及实现界面 | 第45-47页 |
4.1.4 重大危险源辨识模块的实际应用 | 第47-48页 |
4.2 重大危险源评价功能 | 第48-52页 |
4.2.1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 | 第49页 |
4.2.2 重大危险源评价的实现流程及实现界面 | 第49-51页 |
4.2.3 重大危险源评价功能的实际应用 | 第51-52页 |
4.3 重大危险源分级功能 | 第52-56页 |
4.3.1 重大危险源分级原则 | 第52页 |
4.3.2 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 | 第52-54页 |
4.3.3 重大危险源分级的实现流程及实现界面 | 第54-56页 |
4.3.4 重大危险源分级模块的实际应用 | 第56页 |
4.4 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功能 | 第56-68页 |
4.4.1 泄漏扩散伤害模型后果分析 | 第57-59页 |
4.4.2 池火灾伤害模型后果分析 | 第59-62页 |
4.4.3 蒸气云爆炸伤害模型后果分析 | 第62-64页 |
4.4.4 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的实现流程及实现界面 | 第64-67页 |
4.4.5 重大危险源事故模拟模块的实际应用 | 第67-68页 |
4.5 电子地图管理功能 | 第68-70页 |
4.4.1 电子地图显示、浏览、编辑、查询、输出功能的实现 | 第68-69页 |
4.4.2 电子地图实现界面 | 第69-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71-77页 |
5.1 测试要求 | 第71页 |
5.2 测试范围 | 第71页 |
5.3 功能测试用例 | 第71-76页 |
5.4 测试结果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