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中粘滞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位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结构振动控制理论概述 | 第9-10页 |
1.2.1 结构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1.2.2 结构振动控制的分类 | 第9-10页 |
1.3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1.3.1 结构消能减震的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1.3.2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优越性 | 第11页 |
1.4 消能减震技术在空间结构中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 粘滞阻尼器计算模型及减震原理 | 第13-22页 |
2.1 粘滞阻尼器概述 | 第13-18页 |
2.1.1 粘滞阻尼器的基本分类 | 第13-15页 |
2.1.2 粘滞阻尼器的力学计算模型 | 第15-18页 |
2.2 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原理 | 第18-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分析方法 | 第22-32页 |
3.1 时程分析法 | 第22-29页 |
3.1.1 直接积分 | 第22-25页 |
3.1.2 模态积分 | 第25-29页 |
3.2 能量分析法 | 第29-31页 |
3.2.1 能量分析法的概念和原理 | 第29页 |
3.2.2 能量反应方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基于振型叠加法判定粘滞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位置 | 第32-52页 |
4.1 振型叠加法概述 | 第32-33页 |
4.2 阻尼器合理布置位置判定方法及步骤 | 第33-34页 |
4.2.1 判定方法 | 第33-34页 |
4.2.2 组合振型的选取原则 | 第34页 |
4.2.3 判定方法的实现步骤 | 第34页 |
4.3 判定方法有效性实例分析 | 第34-50页 |
4.3.1 网架设计资料 | 第34-35页 |
4.3.2 模态分析 | 第35-39页 |
4.3.3 组合振型的选取 | 第39-40页 |
4.3.4 振型组合及阻尼器布置 | 第40-44页 |
4.3.5 地震波的选用和调整 | 第44-45页 |
4.3.6 控制节点和杆件 | 第45-46页 |
4.3.7 不同工况下减震效果分析 | 第46-48页 |
4.3.8 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减震效果对比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5 网壳结构中粘滞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位置 | 第52-64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网壳的基本设计资料 | 第52-53页 |
5.3 网壳的模态分析 | 第53-56页 |
5.4 网壳结构组合振型的选取 | 第56-57页 |
5.5 网壳结构振型组合及阻尼器布置 | 第57-59页 |
5.6 网壳结构的控制节点和杆件 | 第59-61页 |
5.7 网壳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 | 第61-6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