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符号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1.2.1 认知无线电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2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共享传输波形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3 传输波形设计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频谱共享传输波形设计基础 | 第20-35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频谱共享传输波形设计关键技术 | 第20-24页 |
2.3 频谱共享传输波形设计基础中的功率分配 | 第24-29页 |
2.3.1 传输信道模型 | 第24-27页 |
2.3.2 频谱共享传输波形中的几种功率分配算法 | 第27-29页 |
2.4 频谱共享传输波形设计基础中的信道选择 | 第29-33页 |
2.4.1 引言 | 第29-30页 |
2.4.2 隐马尔科夫模型基础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混合式频谱共享传输波形中的功率分配研究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36-41页 |
3.3 优化子载波分配算法模型求解 | 第41-44页 |
3.3.1 模型分析 | 第41-43页 |
3.3.2 算法流程 | 第43-44页 |
3.4 讨论:不同频谱共享模式下传输容量 | 第44-45页 |
3.4.1 overlay 模式 vs. 混合模式 | 第44-45页 |
3.4.2 underlay 模式 vs. 混合模式 | 第45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前摄式频谱共享的传输波形中的信道选择研究 | 第51-74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频谱感知的场景 | 第52-54页 |
4.2.1 时隙结构 | 第52页 |
4.2.2 响应延迟 | 第52-54页 |
4.3 业务模型 | 第54-55页 |
4.4 单用户的干扰检测与信道接入 | 第55-64页 |
4.4.1 单用户的干扰检测 | 第55-56页 |
4.4.2 单用户接入多信道 | 第56-59页 |
4.4.3 模型仿真 | 第59-64页 |
4.5 多用户的干扰检测与信道接入 | 第64-73页 |
4.5.1 多用户的干扰检测 | 第64-65页 |
4.5.2 多用户接入多信道 | 第65-67页 |
4.5.3 模型仿真 | 第67-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研究工作 | 第74-7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4页 |
5.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修改说明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