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图录 | 第8-9页 |
| 表录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数字隐写及隐写检测 | 第11-14页 |
| 1.2.1 数字图像隐写 | 第11-13页 |
| 1.2.2 数字图像隐写检测 | 第13-14页 |
| 1.3 干扰量化类隐写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4 本文的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干扰量化类隐写的原理分析及检测架构 | 第18-30页 |
| 2.1 隐写原理介绍 | 第18-20页 |
| 2.2 隐写原理分析 | 第20-26页 |
| 2.3 隐写检测架构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基于改进的共生矩阵特征的干扰量化类隐写检测 | 第30-46页 |
| 3.1 共生矩阵特征简介 | 第30-32页 |
| 3.2 改进的共生矩阵特征 | 第32-34页 |
| 3.3 特征敏感性的分析与比较 | 第34-39页 |
| 3.4 隐写检测算法 | 第39-40页 |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基于有效位置对直方图差异特征的干扰量化类隐写检测 | 第46-56页 |
| 4.1 隐写前后局部绝对值系数直方图的变化分析 | 第46-48页 |
| 4.2 位置对的系数直方图差异分析 | 第48-51页 |
| 4.3 隐写检测算法 | 第51页 |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