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关于固件代码恶意行为的分析技术研究

目录第4-7页
CONTENTS第7-10页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第13-15页
        1.1.1 固件恶意行为是最为严重的信息安全困扰第13-14页
        1.1.2 目前固件安全性研究工作所受的限制第14-15页
    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固件的安全性能分析第18-26页
    2.1 固件代码安全缺陷第18-21页
        2.1.1 固件代码的安全缺陷的特点第18-19页
        2.1.2 固件安全缺陷的注入途径第19-20页
        2.1.3 实例说明固件安全的缺陷第20-21页
    2.2 固件代码安全的相关研究方法第21-23页
        2.2.1 以来源可信为前提的研究方法概述第21-22页
        2.2.2 以来源不可信为前提的研究方法概述第22-23页
    2.3 二进制代码的恶意性分析第23-25页
        2.3.1 静态分析程序反汇编程序的方法第23-24页
        2.3.2 动态分析程序运行数据方法第24-25页
    2.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固件代码恶意行为的形式化描述第26-35页
    3.1 固件代码恶意行为第26-27页
        3.1.1 固件代码的结构第26-27页
        3.1.2 固件代码恶意行为的特性第27页
    3.2 固件程序恶意行为描述的方法第27-29页
        3.2.1 基于语法的特征描述方法第28页
        3.2.2 基于语义的特征描述方法第28-29页
        3.2.3 基于行为规范的描述方法第29页
    3.3 基于硬件资源访问控制的固件恶意行为描述第29-33页
        3.3.1 描述方法第29-31页
        3.3.2 描述能力的分析第31-32页
        3.3.3 基于形式化描述恶意行为的分析方法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基于多通道技术的固件代码恶意行为分析第35-50页
    4.1 多通道分析技术第35-37页
    4.2 固件代码的多通道分析第37-46页
        4.2.1 分支条件获取第37-43页
        4.2.2 输入向量求解第43-46页
    4.3 固件恶意行为的多通道分析算法第46-49页
        4.3.1 算法描述第46-48页
        4.3.2 算法分析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固件代码恶意行为的分析技术验证系统第50-70页
    5.1 racPE-FMBAS系统设计和实现第50-63页
        5.1.1 指令预处理第51-53页
        5.1.2 OFIL指令模拟器第53-54页
        5.1.3 用户意愿库第54-57页
        5.1.4 多通道分析模块第57-63页
    5.2 racPE-FMBAS系统测试第63-69页
        5.2.1 测试环境第63页
        5.2.2 测试样本第63-64页
        5.2.3 测试内容第64页
        5.2.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8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市河东区社区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潍坊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