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1页 |
Catalogue | 第11-15页 |
缩写字母索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概述 | 第16页 |
1.2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介绍 | 第16-17页 |
1.3 血栓的形成和溶解机制 | 第17-18页 |
1.3.1 血栓的形成机制 | 第17-18页 |
1.3.2 血栓的溶解机制 | 第18页 |
1.4 溶栓药物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纤溶酶的基因克隆表达研究 | 第19-20页 |
1.6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20-22页 |
1.6.1 蛋白质的结构 | 第20-21页 |
1.6.2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21页 |
1.6.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预测 | 第21-22页 |
1.7 蝎子与黄粉虫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7.1 蝎子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7.2 黄粉虫的研究现状 | 第23页 |
1.8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8.1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东亚钳蝎总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6-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6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1.3 常用试剂的配方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的处理 | 第27页 |
2.2.2 东亚钳蝎的总R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2.2.3 RNA的检测 | 第28页 |
2.2.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蝎子纤溶酶cDNA全长的克隆 | 第30-5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3.1.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0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3.1.3 常用试剂的配方 | 第31-3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2-41页 |
3.2.1 蝎子纤溶酶保守序列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2-33页 |
3.2.2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3 DNA片段的转化和阳性克隆的验证 | 第34-35页 |
3.2.4 3 ’-RACE法扩增蝎子纤溶酶基因3’端的cDNA片段 | 第35-37页 |
3.2.5 5 ’-RACE法扩增蝎子纤溶酶基因5’端的cDNA片段 | 第37-40页 |
3.2.6 蝎子纤溶酶基因全长克隆 | 第40-41页 |
3.2.7 序列分析及三维结构的构建 | 第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3.3.1 蝎子纤溶酶基因保守片段的克隆 | 第41-43页 |
3.3.2 蝎子纤溶酶基因的3’-RACE扩增片段 | 第43-44页 |
3.3.3 蝎了纤溶酶基因的5’-RACE扩增片段 | 第44-45页 |
3.3.4 蝎子纤溶酶全长基因的拼接与克隆 | 第45-46页 |
3.4 氨基酸序列的生物学分析和空间结构的构造 | 第46-51页 |
3.4.1 蝎子纤溶酶结构的一些信息 | 第46-48页 |
3.4.2 同源性比对 | 第48-50页 |
3.4.3 蝎子纤溶酶三维空间结构的构建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黄粉虫纤溶酶的原核表达 | 第52-68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2-54页 |
4.1.1 试剂 | 第52-53页 |
4.1.2 所用仪器 | 第53页 |
4.1.3 试剂配方 | 第53-5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4-62页 |
4.2.1 表达系统的选择和载体的设计 | 第54-56页 |
4.2.2 纤溶酶基因目的片段的制备 | 第56-57页 |
4.2.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 第57-59页 |
4.2.4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59-60页 |
4.2.5 最佳表达条件下蛋白表达情况的研究 | 第60页 |
4.2.6 SDS-PAGE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60-6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4.3.1 PCR扩增目的DNA片段的电泳结果 | 第62页 |
4.3.2 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验证 | 第62-63页 |
4.3.3 重组载体的表达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4.3.4 最佳表达条件下蛋白表达情况的研究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表达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活性检测 | 第68-79页 |
5.1 材料与仪器 | 第68-7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5.1.2 主要仪器 | 第68页 |
5.1.3 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配制 | 第68-7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5.2.1 可溶性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70-71页 |
5.2.2 包涵体的复性与纯化 | 第71-73页 |
5.2.3 纤维平板法测定酶的活性 | 第73-74页 |
5.2.4 黄粉虫纤溶酶的三维结构预测 | 第7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5.3.1 可溶性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74-75页 |
5.3.2 包涵体的复性与纯化 | 第75-76页 |
5.3.3 黄粉虫纤溶酶三维结构的模拟与分析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