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上编 康乾时期唐宋词选研究 | 第16-88页 |
第一章 康乾时期唐宋词选综论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康乾时期词选概况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康乾时期唐宋词选的总体特征 | 第18-22页 |
第二章 通代女性词选《林下词选》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必备必精”、“耳目一新”的编选旨趣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以人系词与“鄙意为之”的编选体例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求全求备的选家范式—《词综》 | 第29-39页 |
第一节 从编选旨趣看《词综》之全备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从选源看《词综》之全备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从编选人员看《词综》之全备 | 第33-36页 |
第四节 《词综》之勘雠、辨误与被勘雠、辨误 | 第36-39页 |
第四章 专精宋词的《词洁》 | 第39-47页 |
第一节 “竹素之观”的功用与“瑕不掩瑜”的词韵观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删削词题与调名划一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推尊宋词与识其源流 | 第44-47页 |
第五章 官修词选《御选历代诗余》 | 第47-52页 |
第一节 《御选历代诗余》的官方色彩 | 第47-49页 |
第二节 风华典丽、求全求富的编选宗旨 | 第49-51页 |
第三节 词选而兼词谱功用的编选体例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情有别肠的《古今别肠词选》 | 第52-63页 |
第一节 补《绝妙好词》与“烛初学之疑”的编选指向 | 第54-58页 |
第二节 以调系词的编选体例与选本兼及别集的功用 | 第58-60页 |
第三节 赵式对词作的“改削” | 第60-63页 |
第七章 “手眼别具”的《古今词选》 | 第63-72页 |
第一节 “通代”与“新颖”的选家意识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正变风格与情韵兼备的选家尺度 | 第65-67页 |
第三节 以调系词、异于词谱的编排体例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古今词选》选词的“手眼别具” | 第68-72页 |
第八章 “雅郑并奏”的《清绮轩词选》 | 第72-78页 |
第一节 准乎《词综》淡雅为宗 | 第72-74页 |
第二节 以调系词体调兼顾 | 第74-76页 |
第三节 夏秉衡的词体观与雅郑杂陈 | 第76-78页 |
第九章 仿《词综》之《晴雪雅词》 | 第78-88页 |
第一节 《词综偶评》、《晴雪雅词》与《词综》 | 第78-81页 |
第二节 《词综偶评》、《晴雪雅词》与《四库全书》 | 第81-82页 |
第三节 《晴雪雅词》的编选旨趣与编选体例 | 第82-85页 |
第四节 许昂霄的“以诗评词” | 第85-88页 |
中编 嘉道时期唐宋词选研究 | 第88-172页 |
第一章 嘉道时期唐宋词选综述 | 第88-94页 |
第一节 嘉道时期唐宋词选概述 | 第88-90页 |
第二节 嘉道时期唐宋词选的总体特征 | 第90-94页 |
第二章 曲家之选《自怡轩词选》 | 第94-113页 |
第一节 瓣香《词综》以雅为宗 | 第95-99页 |
第二节 以调系词间附评骘 | 第99-100页 |
第三节 《自怡轩词选》与《清绮轩词选》、《晴雪雅词》 | 第100-110页 |
第四节 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 第110-113页 |
第三章 课本之选《词选》 | 第113-124页 |
第一节 以人系词间附评骘 | 第115-117页 |
第二节 张氏的“微言大义”及与浙派之关联 | 第117-120页 |
第三节 绍继家学的《续词选》 | 第120-124页 |
第四章 “略存梗概”的《天籁轩词选》 | 第124-137页 |
第一节 《闽词钞》与《天籁轩词选》概述 | 第125-127页 |
第二节 叶申芗的“诗余”观念与“略存梗概”编选思想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宋六十名家词》、《闽词钞》、《天籁轩词选》中的《乐章集》 | 第129-137页 |
第五章 详于考辨的《宋七家词选》 | 第137-146页 |
第一节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第139-142页 |
第二节 严于律韵兼及意气 | 第142-143页 |
第三节 以人系词金针度人 | 第143-146页 |
第六章 “一出于正”的《历代词腴》 | 第146-152页 |
第一节 编选旨趣:追美浙派以雅为宗 | 第147-149页 |
第二节 编选体例:接续《词选》持择甚谨 | 第149-152页 |
第七章 选中“八股”《心日斋十六家词》 | 第152-159页 |
第一节 《晚香室词录》可能是《心日斋十六家词》的初稿 | 第153-155页 |
第二节 周之琦的无派之派 | 第155-157页 |
第三节 以人系词的编选体例与对吴文英词的再认识 | 第157-159页 |
第八章 “豪士”之选《宋四家词选》 | 第159-167页 |
第一节 从《词辨》到《宋四家词选》 | 第160-163页 |
第二节 《宋四家词选》旨在指导门径 | 第163-164页 |
第三节 四家浮沉与“退苏进辛、纠弹姜张” | 第164-167页 |
第九章 地域之选《粤东词钞》 | 第167-172页 |
第一节 张维屏与许玉彬的“尊体”论 | 第168-169页 |
第二节 全集而有选集的功用的编选思想 | 第169-172页 |
下编 光宣时期唐宋词选研究 | 第172-212页 |
第一章 光宣时期唐宋词选综论 | 第172-176页 |
第一节 光宣时期唐宋词选概说 | 第172-173页 |
第二节 光宣时期唐宋词选特点 | 第173-176页 |
第二章 追溯词源的《唐五代词选》 | 第176-186页 |
第一节 从“上跻雅颂”到“微之微者”的词体观 | 第177-178页 |
第二节 绝门户标榜 溯源流风 | 第178-180页 |
第三节 “花间”传统的追寻与抒写性情的通融 | 第180-186页 |
第三章 “道人”之选《湘绮楼词选》 | 第186-195页 |
第一节 《湘绮楼词选》的编选体例与选源 | 第187-189页 |
第二节 王闿运的“小道”观及相关评价 | 第189-191页 |
第三节 “道君”眼中的“绮语” | 第191-192页 |
第四节 壮语与入律的矛盾 | 第192-195页 |
第四章 续《词选》之作《微云榭词选》 | 第195-201页 |
第一节 续补《词选》雅正为准 | 第195-199页 |
第二节 纵观词史风格多样 | 第199-201页 |
第五章 《历朝名媛诗词》与《历代名媛词选》 | 第201-206页 |
第一节 《林下词选》、《历朝名媛诗词》、《历代名媛词选》编选规模与编选思想比较 | 第202-203页 |
第二节 三部词选中的李清照 | 第203-206页 |
第六章 《蓼园词选》的“传”与“不传” | 第206-212页 |
第一节 《蓼园词选》与《草堂诗余》 | 第206-209页 |
第二节 《蓼园词选》与况周颐 | 第209-212页 |
结语 | 第212-216页 |
参考文献 | 第216-2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第220-221页 |
后记 | 第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