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我国生物质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1 我国生物质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及利用途径 | 第11页 |
1.1.2 目前我国生物质废弃物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2 生物质炭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生物质炭的开发及制备工艺 | 第12-13页 |
1.2.2 不同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基本性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3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生物质炭在作物增产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基质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基质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1.3.2 常用的有机无机基质 | 第17页 |
1.3.3 优质基质的常见筛选标准 | 第17页 |
1.3.4 目前基质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17-18页 |
1.4 生物质炭用作基质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不同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性质的影响 | 第21-3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21-22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3.1 不同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出炭率的影响 | 第23页 |
2.3.2 不同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3 不同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pH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4 不同原材料及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5 不同生物质炭对溶液中NO_3~-,NH_4~+,PO_4~(3-)的吸附差异 | 第26-28页 |
2.4 讨论 | 第28-29页 |
2.5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生物质炭醋糟复配物用作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3.2.3 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3.3.1 不同原料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 | 第34-36页 |
3.3.2 不同原料配比基质下辣椒幼苗的生长 | 第36-38页 |
3.3.3 不同原料的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物质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不同原料的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壮苗指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不同原料的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茎叶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讨论 | 第41-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生物质炭对辣椒幼苗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51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4.2.2 辣椒幼苗叶片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45-47页 |
4.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4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4.3.1 不同基质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2 不同基质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4.3.3 不同基质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 讨论 | 第49-50页 |
4.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1页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51-52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