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典型城市河道藻类水华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 水华污染现状第13-15页
        2.1.1 水体富营养化第13页
        2.1.2 水华污染现状第13-14页
        2.1.3 水华主要藻类第14-15页
    2.2 水华污染的危害第15-16页
    2.3 水华机理研究现状第16-21页
        2.3.1 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水华形成影响第17页
        2.3.2 营养盐对藻类水华形成影响第17-19页
        2.3.3 水质因素影响第19-20页
        2.3.4 气象因素影响第20-21页
        2.3.5 藻类种群及生物量对藻类水华形成影响第21页
        2.3.6 水文及水体形态因素影响第21页
    2.4 水华治理技术现状第21-24页
3 藻类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第24-47页
    3.1 实验分析第24-27页
        3.1.1 监测点位第24页
        3.1.2 样品采集第24-25页
        3.1.3 藻类实验分析第25页
        3.1.4 水质监测分析第25-27页
        3.1.5 实验质量控制第27页
    3.2 结果分析第27-41页
        3.2.1 藻类时空分布规律第27-30页
        3.2.2 水质结果分析第30-37页
        3.2.3 气象因素分析第37-41页
    3.3 水质、气象因素对藻类水华影响分析第41-45页
        3.3.1 水质因素影响分析第41-43页
        3.3.2 气象因素影响分析第43-45页
    3.4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第45-47页
4 防控技术初探第47-65页
    4.1 藻类监测第47页
    4.2 水质防控第47-49页
    4.3 藻类抑制剂初步研究第49-64页
        4.3.1 壳聚糖改性粘土第50-54页
        4.3.2 过氧化氢第54-59页
        4.3.3 大麦秸秆第59-63页
        4.3.4 抑制剂评价及使用建议第63-64页
    4.4 防治效果预测分析第64-65页
5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建议第66-67页
        5.2.1 城市河道藻华防控建议第66页
        5.2.2 研究建议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河流域典型湿地生态修复方案研究
下一篇:中国生态村建设实践类型及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