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1.1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的意义和目的 | 第7-8页 |
| 1.2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2 混杂系统模型分析 | 第17-27页 |
| 2.1 混杂系统的概念 | 第17页 |
| 2.2 混杂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 第17-19页 |
| 2.3 混杂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 2.3.1 混杂系统建模 | 第19-22页 |
| 2.3.2 混杂系统分析 | 第22-23页 |
| 2.4 混杂系统的故障诊断 | 第23-25页 |
| 2.4.1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故障诊断 | 第23-24页 |
| 2.4.2 基于Petri网的故障诊断 | 第24页 |
| 2.4.3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MLD)系统模型的故障诊断 | 第24页 |
| 2.4.4 基于时间因果图的故障诊断 | 第24-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基于混杂系统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分析 | 第27-41页 |
| 3.1 电力电子器件介绍与模型分析 | 第27-34页 |
| 3.1.1 功率二极管 | 第28-29页 |
| 3.1.2 晶闸管 | 第29-31页 |
| 3.1.3 GTO管 | 第31-32页 |
| 3.1.4 MOSFET管 | 第32-34页 |
| 3.2 基于混杂系统的电力电子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 3.3 基于混杂系统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机理 | 第36-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典型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 | 第41-47页 |
| 4.1 典型电力电子电路的混杂模型分析 | 第41-45页 |
| 4.1.1 Boost电路的混杂模型分析 | 第41-44页 |
| 4.1.2 Buck电路的混杂模型分析 | 第44-45页 |
| 4.2 Boost电路的故障诊断 | 第4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5 Boost电路故障诊断仿真 | 第47-55页 |
| 5.1 仿真分析 | 第47-49页 |
| 5.2 实验仿真 | 第49-53页 |
| 5.2.1 Boost电路的离线故障诊断实验 | 第49-52页 |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第55-56页 |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