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冬小麦灌溉需水量适宜估算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第12-13页
        1.2.2 有效降水量第13-14页
        1.2.3 作物系数第14页
        1.2.4 灌溉需水量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资料第18-21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8-19页
        2.1.1 基准站点的地理概况第18页
        2.1.2 站点的选择第18页
        2.1.3 研究纬度变化影响时代表性站点的选择第18-19页
        2.1.4 研究经度和海拔变化影响时代表性站点的选择第19页
    2.2 数据的获取与分析第19-21页
        2.2.1 数据获取第19-20页
        2.2.2 数据分析第20-21页
第三章 时间尺度对ET0估算结果的影响第21-36页
    3.1 不同时间尺度下适宜ET0估算模式的选择第21-24页
        3.1.1 逐日ET0估算模式的选择第21-23页
        3.1.2 逐侯、逐旬ET0估算模式的选择第23页
        3.1.3 逐月、逐年ET0估算模式的选择第23-24页
    3.2 基本气象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24页
        3.2.1 基本气象数据的获取第24页
        3.2.2 基本气象数据的处理第2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4-32页
        3.3.1 逐日、逐侯ET0估算结果的比较第24-26页
        3.3.2 逐日、逐旬ET0估算结果的比较第26-28页
        3.3.3 逐日、逐月ET0估算结果的比较第28-30页
        3.3.4 逐日、逐年ET0估算结果的比较第30-31页
        3.3.5 日、侯、旬、月四种时间尺度年值ET0比较第31-32页
    3.4 时间尺度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第32-34页
        3.4.1 纬度变化时对估算结果的影响第32-33页
        3.4.2 经度和海拔变化时对估算结果的影响第33-34页
    3.5 估算作物需水量时最适宜时间尺度的选择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不同保证率下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估算第36-56页
    4.1 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估算方法第37-38页
    4.2 基础数据的获取及处理第38-43页
        4.2.1 基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第38页
        4.2.2 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的确定第38-40页
        4.2.3 冬小麦需水量的估算第40-42页
        4.2.4 冬小麦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的估算第42-43页
    4.3 不同保证率下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估算第43-55页
        4.3.1 不同保证率下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估算方法第43页
        4.3.2 作物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分别估算法第43-51页
            4.3.2.1 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第43-44页
            4.3.2.2 典型年法确定逐旬作物灌溉需水量第44-47页
            4.3.2.3 概率分析法确定逐旬作物灌溉需水量第47-51页
        4.3.3 作物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分别估算法估算冬小麦灌溉需水量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4.3.3.1 典型年法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4.3.3.2 概率分析法存在的问题第52页
        4.3.4 以逐旬灌溉需水量为基础的估算法第52-55页
            4.3.4.1 典型年法第52-53页
            4.3.4.2 概率分析法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逐旬估算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时盈余降水的处理第56-62页
    5.1 阶段盈余降水的处理方法第56-57页
    5.2 对逐旬灌溉需水量为基础的估算结果的影响第57-60页
        5.2.1 典型年法第57-59页
        5.2.2 概率分析法第59-60页
    5.3 改进方法在不同区域的验证第60-61页
        5.3.1 纬度变化时对估算结果的影响第60-61页
        5.3.2 经度和海拔变化时对估算结果的影响第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灌溉用水效率技术评价指标研究
下一篇:水稻水直播往复拨叉式排种器的研制与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