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 | 第10-11页 |
| ·PFLC法在重组蛋白复性与同时纯化中的应用 | 第11-17页 |
| ·PF-HIC法的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11-12页 |
| ·PF-IEC法的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12-13页 |
| ·PF-AFC法的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13-14页 |
| ·PF-SEC法的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14-15页 |
| ·包涵体蛋白的规模化制备柱技术 | 第15-17页 |
| ·荧光光谱技术追踪复性过程中构象变化 | 第17-18页 |
| ·FL基因工程研究的概述 | 第18-20页 |
| ·FL基因的克隆及结构 | 第18页 |
| ·FL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 | 第18-19页 |
| ·FL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复性及纯化 | 第19-20页 |
| ·本实验的研究工作 | 第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9页 |
| 第二章 摇瓶中rhFL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9-38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29-30页 |
| ·质粒与菌种 | 第29-30页 |
| ·仪器 | 第30页 |
| ·试剂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发酵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 ·菌种的培养 | 第30-31页 |
| ·结果测定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 ·温度对rhFL菌体生长、表达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不同培养基对rhFL菌体生长、表达的影响 | 第32页 |
| ·碳源对rhFL菌体生长、表达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诱导表达时间对rhFL菌体生长、表达的影响 | 第33-34页 |
| ·pH值对rhFL菌体生长、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接种量对rhFL菌体生长、表达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优化条件下rhFL菌体生长和表达情况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HPHIC法对E.coli表达的rhFL包涵体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38-58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 ·仪器 | 第39页 |
| ·试剂 | 第39-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 ·rhFL包涵体的前处理 | 第40-41页 |
| ·HPHIC对rhFL复性与纯化 | 第41页 |
| ·电泳样品的预处理 | 第41页 |
| ·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 | 第41-42页 |
| ·rhFL对G-CSF依赖株NFS-60的细胞增殖作用 | 第42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 ·以苯基为配基的分析型HPHIC柱上rhFL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42-47页 |
| ·以苯基为配基的半制备HIC饼上rhFL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47-51页 |
| ·蛋白质复性过程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51-54页 |
| ·HPHIC法复性与同时纯化色谱峰馏分的荧光分析 | 第51-53页 |
| ·最优条件下HPHIC法复性与同时纯化色谱峰馏分的荧光分析 | 第53-54页 |
| ·不同复性方法的荧光比较 | 第54页 |
| ·rhFL对G-CSF依赖株NFS-60细胞的增殖作用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第四章 新型单柱二维色谱柱对rhFL包涵体复性与同时纯化 | 第58-64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 ·配基为苯基的HPHIC柱上盐浓度变化对rhFL复性与同时纯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 ·2DLC-1C柱上盐浓度变化对rhFL复性与同时纯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 ·两种色谱柱上盐浓度变化对rhFL复性与同时纯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论文总结 | 第64-6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