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公序良俗原则司法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一) 公序良俗原则适用范围不确定 | 第10-11页 |
(二) 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条件不确定 | 第11页 |
(三) 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方法不确定 | 第11页 |
二、公序良俗原则适用范围研究 | 第11-18页 |
(一) 关于公序良俗原则适用范围的学说争议 | 第11-14页 |
1. 法律行为说 | 第11-13页 |
2. 权利行使说 | 第13页 |
3. 法律行为与权利行使并存说 | 第13-14页 |
(二) 争议产生的成因分析 | 第14-15页 |
1.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缺位 | 第14页 |
2. 抽象性概念为适用范围提供了解释空间 | 第14-15页 |
(三) 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15-18页 |
1. 公序良俗原则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否定 | 第15-16页 |
2. 公序良俗原则对权利行使的限制 | 第16-18页 |
三、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条件研究 | 第18-24页 |
(一) 公序良俗原则与具体规则的关系 | 第18-21页 |
1. 司法实践中错误的适用方式 | 第18-19页 |
2. 公序良俗原则适用的前提 | 第19-21页 |
(二) 公序良俗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 | 第21-24页 |
1. 司法实践中原则间的混用 | 第21-22页 |
2. 公序良俗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区分 | 第22-24页 |
四、公序良俗原则适用方法研究 | 第24-31页 |
(一) 判断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考量因素日趋复杂 | 第24-27页 |
1. 对人身利益的严格保护 | 第24-26页 |
2. 对行为相对人考量的放松 | 第26页 |
3. 将法律行为内容之外的动机纳入到考量因素中 | 第26-27页 |
(二) 利益衡量方法在公序良俗原则中的适用 | 第27-31页 |
1. 公序良俗原则为“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了规范转介 | 第27-29页 |
2. 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保护可作为公序良俗原则的除外适用 | 第29-30页 |
3. 公序良俗原则判定行为无效后的财产返还处理方式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