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多径路由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多径路由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强电磁干扰环境研究 | 第15-27页 |
2.1 强电磁干扰环境分析 | 第15-20页 |
2.1.1 工频电场的分布及数值计算 | 第15-19页 |
2.1.2 工频磁场的分布及数值计算 | 第19页 |
2.1.3 电晕的影响 | 第19-20页 |
2.1.4 小结 | 第20页 |
2.2 基于有限元法的强电磁场仿真分析 | 第20-25页 |
2.2.1 Ansoft软件在强电磁场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2.2.2 有限元建模与求解分析 | 第22-25页 |
2.2.3 小结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无线传感器节点失效研究 | 第27-39页 |
3.1 无线传感器节点定位 | 第27页 |
3.2 无线传感网节点失效规律 | 第27-31页 |
3.3 节点失效模型的建立 | 第31-37页 |
3.3.1 H-WSNs模型构架 | 第31页 |
3.3.2 节点适应度模型 | 第31-32页 |
3.3.3 节点失效模型 | 第32-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多径路由恢复算法研究 | 第39-49页 |
4.1 多径路由协议的提出 | 第39-40页 |
4.1.1 Braided Multipath Routing(BMR) | 第39页 |
4.1.2 MMSPEED | 第39-40页 |
4.1.3 AOMDV-Inspired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 | 第40页 |
4.2 多径路由协议的改进 | 第40-43页 |
4.2.1 AOMDV的缺点 | 第40-41页 |
4.2.2 AOMDV协议的改进 | 第41-43页 |
4.3 改进协议的数据包格式 | 第43-46页 |
4.3.1 路径发现 | 第43-45页 |
4.3.2 节点移动时路径维护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5 多径路由协议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5.1 仿真平台简介 | 第49-50页 |
5.2 仿真环境配置 | 第50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50-53页 |
5.3.1 平均端到端的延迟 | 第50-51页 |
5.3.2 路由发现频率 | 第51-52页 |
5.3.3 数据包送达率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后期工作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