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氯化铵在泌乳奶牛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作为反刍动物非蛋白氮类饲料添加剂第10-11页
        1.2.2 作为酸度调节剂类饲料添加剂第11-15页
    1.3 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目的第15-17页
        1.3.1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2 研究目的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第17-19页
    2.2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第19-20页
        2.2.1 饲料样、剩料样及粪样第19页
        2.2.2 产奶量及乳成分第19页
        2.2.3 血液第19-20页
        2.2.4 尿液第20页
        2.2.5 瘤胃液第20页
    2.3 数据分析第20-2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1-26页
    3.1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3.2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血尿代谢的影响第22-24页
        3.2.1 血尿pH、离子及尿液代谢物第22-23页
        3.2.2 血液生化第23-24页
    3.3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24-26页
        3.3.1 瘤胃发酵第24-25页
        3.3.2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第25-26页
第四章 讨论第26-29页
    4.1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第26页
    4.2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血尿代谢的影响第26-27页
    4.3 瘤胃增量灌注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27-29页
        4.3.1 氯化铵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第27-28页
        4.3.2 氯化铵对泌乳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第28-29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29-30页
    5.1 结论第29页
    5.2 创新点第29页
    5.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6页
致谢第36-37页
作者简介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肉仔鸡小肠磷吸收及其相关磷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黑龙江省规模化猪场可繁母猪ESR与RYR1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