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西域农业考古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4-19页 |
一、本文所研究的地理范围 | 第14-15页 |
二、两汉时期西域农业的研究状况 | 第15-18页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农业环境及各区域农业遗存的发现 | 第19-34页 |
第一节 西域地区的农业环境 | 第19-22页 |
一、地理环境 | 第19-20页 |
二、气候环境 | 第20-21页 |
三、水文环境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区域划分及农业遗存发现概况 | 第22-34页 |
一、塔里木盆地南缘 | 第22-24页 |
二、塔里木盆地西缘 | 第24-25页 |
三、塔里木盆地北缘 | 第25-27页 |
四、塔里木盆地东缘 | 第27-29页 |
五、吐鲁番—哈密盆地 | 第29-30页 |
六、东部天山北麓 | 第30页 |
七、乌孙故地 | 第30-34页 |
第二章 两汉时期西域农作物种植情况 | 第34-69页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34-46页 |
一、麦类 | 第34-37页 |
二、粟和黍 | 第37-39页 |
三、水稻 | 第39-40页 |
四、高粱 | 第40-41页 |
五、薏苡 | 第41-42页 |
六、两汉时期西域粮食作物布局 | 第42-46页 |
第二节 纤维作物 | 第46-52页 |
一、纤维作物相关遗存的发现情况 | 第46-48页 |
二、两汉时期西域纤维作物发展情况 | 第48-52页 |
第三节 桑、蚕及丝纺织 | 第52-60页 |
一、丝织品的发现情况 | 第53-55页 |
二、桑、蚕、纺织工具的发现情况 | 第55页 |
三、两汉时期西域丝纺织业发展情况 | 第55-60页 |
第四节 其他经济作物 | 第60-69页 |
一、葡萄 | 第60-61页 |
二、桃 | 第61-62页 |
三、梨 | 第62-63页 |
四、杏 | 第63页 |
五、石榴 | 第63页 |
六、沙枣 | 第63-64页 |
七、核桃 | 第64页 |
八、蔓菁 | 第64-65页 |
九、葫芦 | 第65-66页 |
十、苜蓿 | 第66页 |
十一、两汉时期西域其他作物种植情况 | 第66-69页 |
第三章 两汉时期西域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 | 第69-92页 |
第一节 耕垦和收获类工具 | 第69-78页 |
一、耒、耜 | 第69-70页 |
二、犁 | 第70-71页 |
三、锄、钁 | 第71-72页 |
四、镰 | 第72-74页 |
五、耕垦和收获类工具在西域地区的使用情况 | 第74-78页 |
第二节 粮食加工类工具 | 第78-87页 |
一、石磨盘 | 第78-79页 |
二、石杵石臼 | 第79-81页 |
三、旋转石磨 | 第81-82页 |
四、粮食加工类工具在西域地区的使用情况 | 第82-87页 |
第三节 水利灌溉遗迹 | 第87-92页 |
一、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流域水利灌溉遗迹 | 第87-88页 |
二、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及迪那河流域水利灌溉遗迹 | 第88页 |
三、塔里木盆地东缘车尔臣河流域水利灌溉遗迹 | 第88-89页 |
四、塔里木盆地东缘尼雅河流域水利灌溉遗迹 | 第89页 |
五、西域地区水利灌溉系统的对比 | 第89-92页 |
第四章 两汉时期西域农业发展状况综合研究 | 第92-98页 |
一、西域农业的地区差异 | 第92-95页 |
二、西域农业的布局情况 | 第95-96页 |
三、西域农业的地区交流 | 第96-97页 |
四、西域地区的粮食加工问题 | 第97-98页 |
结语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