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pH响应性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胶束行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简介第10-13页
        1.1.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分类第10-11页
        1.1.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第11-13页
    1.2 聚合物胶束第13-18页
        1.2.1 形成聚合物胶束的材料第14-15页
        1.2.2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第15-16页
        1.2.3 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方式第16-17页
        1.2.4 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第17-18页
    1.3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自组装第18-21页
        1.3.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的原理第18-19页
        1.3.2 影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体形态的因素第19-21页
            1.3.2.1 嵌段相对长度的影响第19-21页
    1.4 环境敏感性聚合物第21-22页
        1.4.1 pH响应性聚合物第21-22页
        1.4.2 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应用第22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星型嵌段共聚物PEO-b-PEEGE的合成及应用第24-42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32页
        2.2.1 试剂、设备与测试方法第25-27页
        2.2.2 四臂星型聚合物PEO_(4k)的合成第27-28页
            2.2.2.1 合成路线第27-28页
        2.2.3 不同嵌段比的PEO-b-PEEGE的合成第28页
        2.2.4 不同嵌段比的PEO-b-PEEGE-COOH的合成第28-29页
        2.2.5 不同嵌段比的PEO-b-PEEGE-CONH的合成第29页
        2.2.6 聚合物胶束的特性第29-30页
        2.2.7 聚合物胶束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第30-31页
        2.2.8 尼罗红的包裹及释放实验第31页
        2.2.9 不同pH下聚合物胶束的水解实验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0页
        2.3.1 ~1H-NMR分析第32-35页
        2.3.2 GPC分析第35-36页
        2.3.3 聚合物胶束粒径大小和分布及形貌分析第36-37页
        2.3.4 CMC测试结果分析第37-38页
        2.3.5 聚合物胶束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第38-39页
        2.3.6 尼罗红的包裹及释放实验结果分析第39页
        2.3.7 不同pH环境下聚合物胶束水解实验的结果分析第39-40页
    2.4 本章总结第40-42页
第三章 不同结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第42-62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50页
        3.2.1 试剂、设备与测试方法第43-45页
        3.2.2 线型聚合物PEEGE-(OH)的合成第45-46页
        3.2.3 线型聚合物PEEGE-PEO-(OH)的合成第46页
        3.2.4 星型聚合物PEEGE-(OH)_3的合成第46-47页
        3.2.5 星型聚合物PEEGE-PEO-(OH)_3的合成第47页
        3.2.6 两亲性类树枝状聚合物PEEGE-PEO-(OH)_n的合成第47-48页
        3.2.7 不同结构的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48-49页
        3.2.8 不同结构的聚合物胶束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的性能比较第49页
        3.2.9 阿霉素的体外释放实验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3.3.1 ~1H-NMR分析第50-55页
        3.3.2 GPC分析第55-57页
        3.3.3 不同结构的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大小及形貌表征第57-58页
        3.3.4 不同结构的聚合物胶束负载阿霉素的性能比较第58-59页
        3.3.5 体外释放结果分析第59-60页
    3.4 结论第60-62页
第四章 总结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柔性主链结构的含氰基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子媒介体二茂铁羧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