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带电旋转黑洞的谐和坐标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26页 |
2.2 带电旋转黑洞在谐和坐标系下的解 | 第26-31页 |
2.3 带电旋转黑洞的后牛顿动力学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 | 第35-45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带电粒子的后牛顿动力学 | 第36-37页 |
3.3 带电粒子的轨道进动 | 第37-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光子的运动规律 | 第45-59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光子轨迹的二阶后牛顿解 | 第45-53页 |
4.3 光线的二阶后牛顿偏转角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自旋粒子的运动规律 | 第59-77页 |
5.1 引言 | 第59-64页 |
5.2 自旋粒子动力学 | 第64-74页 |
5.2.1 Corinaldesi-Papapetrou运动方程 | 第65-69页 |
5.2.2 Pirani运动方程 | 第69-72页 |
5.2.3 不同自旋补充条件之间的关系 | 第72-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1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81页 |
附录1 第2.2节中仿射联络的非零分量 | 第81-83页 |
附录2 Kerr-Schild坐标系下的粒子动力学 | 第83-87页 |
附录3 二阶后牛顿光线偏折所需公式 | 第87-89页 |
附录4 带电旋转黑洞远场的二阶光线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