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4 相关的概念 | 第13-14页 |
1.4.1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 | 第13页 |
1.4.2 创意产业园(CREATIVE INDUSTRY PARK) | 第13页 |
1.4.3 微境景观 | 第13-14页 |
1.5 所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1.5.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14-15页 |
1.5.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15-16页 |
1.6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6-19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6.2 论文框架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微境景观理念的形成 | 第19-29页 |
2.1“微境景观”的含义与意义 | 第21页 |
2.1.1 含义 | 第21页 |
2.1.2 意义 | 第21页 |
2.2“微境景观”的源起----悬空寺 | 第21-22页 |
2.3 悬空寺作为“微境景观”的特点表述: | 第22-29页 |
2.3.1 微创设计----人与自然的关联 | 第22-24页 |
2.3.2 少即是多----寺庙与自然的关联 | 第24-27页 |
2.3.3 顿悟之境----人与寺庙的关联 | 第27-29页 |
第三章“微境景观”视角下的创意产业园与旧厂房改造 | 第29-43页 |
3.1 创意产业园 | 第31-36页 |
3.1.1 创意产业园的定义 | 第32-33页 |
3.1.2 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功能 | 第33页 |
3.1.3 创意产业园的类型 | 第33-34页 |
3.1.3.1 创作型创意产业园 | 第33-34页 |
3.1.3.2 体验型创意产业园 | 第34页 |
3.1.3.3 复合型创意产业园 | 第34页 |
3.1.4 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前景 | 第34页 |
3.1.5 创意产业发展态势 | 第34-35页 |
3.1.6 创意园的问题 | 第35-36页 |
3.2 旧厂房改造 | 第36-43页 |
3.2.1 概念定义 | 第36页 |
3.2.2 划分类型 | 第36-37页 |
3.2.3 改造类型 | 第37页 |
3.2.4 工业建筑的发展历史 | 第37-38页 |
3.2.4.1 工业社会中的工业建筑 | 第37-38页 |
3.2.4.2 后工业社会中的工业建筑 | 第38页 |
3.2.5 废旧厂房改造更新的意义 | 第38-39页 |
3.2.6 国内外废旧厂房更新的历史与实践 | 第39-43页 |
3.2.6.1 废旧工业厂房改造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 | 第39-40页 |
3.2.6.2 国外废旧厂房更新的历史与实践 | 第40-42页 |
3.2.6.2 国内废旧厂房更新的历史与实践 | 第42-43页 |
第四章“微境景观”视角下的旧厂区改造原则 | 第43-51页 |
4.1 旧厂房改造遵循分类原则 | 第46-47页 |
4.1.1 按不同类型的废旧厂房分类 | 第46-47页 |
4.1.2 按改造后不同的使用功能分类 | 第47页 |
4.2 旧厂房改造按内容改造的原则 | 第47页 |
4.3 旧厂房改造按程序改造的原则 | 第47-51页 |
4.3.1 分析评估 | 第47-48页 |
4.3.2 建筑综合质量评估 | 第48-51页 |
第五章 旧厂区的“微境景观”改造设计 | 第51-63页 |
5.1 微创设计----人与建筑的关联性(建筑中的自然属性) | 第53-55页 |
5.1.1 改造的宏观设计原则 | 第53-55页 |
5.1.1.1 遵从历史 | 第53页 |
5.1.1.2 关注当下 | 第53-54页 |
5.1.1.3 可逆性 | 第54页 |
5.1.1.4 协同原则 | 第54页 |
5.1.1.5 复合规划 | 第54-55页 |
5.2 少即是多(减法设计)----景观与自然(建筑的自然属性)的关联 | 第55-56页 |
5.2.1 CHAMELEON----表皮的微创 | 第55页 |
5.2.2 BOX ON BOX ----结构的微创 | 第55页 |
5.2.3 BOX IN BOX & BOX+BOX ----空间的临界 | 第55-56页 |
5.3 顿悟之境(临界点设计)----人与景观的关联 | 第56-63页 |
5.3.1 顿悟之境的场所营造 | 第57-63页 |
5.3.1.1 场所营造的设计原则 | 第57-58页 |
5.3.1.2 场所营造的设计方法 | 第58-63页 |
第六章“微境景观”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63-82页 |
6.1 项目简介 | 第65-66页 |
6.2 分析定位 | 第66-67页 |
6.2.1 天津市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 第66-67页 |
6.2.2 园区经营的定位 | 第67页 |
6.3 评判与分类 | 第67-68页 |
6.4 特色定位 | 第68页 |
6.5 功能划分 | 第68-69页 |
6.6 微境景观改造 | 第69-80页 |
6.7 成果 | 第80-82页 |
结语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