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冲击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界面特征与性能优化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钢管混凝土应用及发展 | 第11-13页 |
1.2.2 温度作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界面特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3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温度冲击试验 | 第20-28页 |
2.1 试验概况 | 第20-25页 |
2.1.1 试验目的 | 第20页 |
2.1.2 试件制作 | 第20-22页 |
2.1.3 试验装置 | 第22-24页 |
2.1.4 试验工况 | 第24-25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2.2.1 实测温度场 | 第25-26页 |
2.2.2 实测应变 | 第26页 |
2.2.3 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温度冲击有限元分析 | 第28-46页 |
3.1 传热模型 | 第28-30页 |
3.1.1 传热理论 | 第28-29页 |
3.1.2 热工性能 | 第29页 |
3.1.3 界面热阻 | 第29-30页 |
3.2 力学模型 | 第30-34页 |
3.2.1 材料力学性能 | 第30-32页 |
3.2.2 界面接触 | 第32-33页 |
3.2.3 初始自应力 | 第33-34页 |
3.3 有限元分析 | 第34-44页 |
3.3.1 温度场分析理论 | 第34-35页 |
3.3.2 热应力分析理论 | 第35-36页 |
3.3.3 热力耦合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3.3.4 模拟温度场 | 第37-41页 |
3.3.5 界面应力响应分析 | 第41-43页 |
3.3.6 混凝土温变补偿自由膨胀率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轴压下钢管混凝土温度冲击有限元分析 | 第46-53页 |
4.1 分析模型 | 第46-47页 |
4.2 轴心受压承载力 | 第47-49页 |
4.2.1 规程设计值 | 第47页 |
4.2.2 理论公式值 | 第47-48页 |
4.2.3 有限元计算值 | 第48-49页 |
4.3 热力耦合分析 | 第49-52页 |
4.3.1 轴压荷载及温度作用 | 第49-51页 |
4.3.2 混凝土热力补偿自由膨胀率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参数化分析及界面性能优化 | 第53-65页 |
5.1 界面性能优化理论 | 第53-54页 |
5.1.1 界面性能优化目标 | 第53页 |
5.1.2 现有防脱空技术 | 第53-54页 |
5.1.3 界面性能优化方法 | 第54页 |
5.2 参数化数值分析 | 第54-58页 |
5.2.1 参数化分析理论 | 第54-55页 |
5.2.2 温度参数分析 | 第55-57页 |
5.2.3 几何参数分析 | 第57-58页 |
5.3 混凝土自由膨胀率 | 第58-64页 |
5.3.1 非线性拟合理论 | 第58-59页 |
5.3.2 自由膨胀率公式推导 | 第59-63页 |
5.3.3 自由膨胀率公式验证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