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注模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多孔金属材料概述 | 第9-10页 |
1.2 多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第10-12页 |
1.2.1 多孔金属材料的结构特征 | 第10页 |
1.2.2 多孔金属材料主要性能 | 第10-12页 |
1.3 多孔金属材料的应用 | 第12-14页 |
1.3.1 功能材料 | 第12-13页 |
1.3.2 结构材料 | 第13-14页 |
1.4 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4.1 铸造方法 | 第14页 |
1.4.2 粉末冶金方法 | 第14-15页 |
1.4.3 金属沉积方法 | 第15-16页 |
1.5 凝胶注模法制备金属多孔材料 | 第16-21页 |
1.5.1 凝胶注模概述 | 第16-17页 |
1.5.2 凝胶注模制备多孔材料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3-37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3-25页 |
2.2 试件的制备 | 第25-33页 |
2.2.1 凝胶特性研究 | 第25-30页 |
2.2.2 发泡剂的确定 | 第30-31页 |
2.2.3 脱脂工艺研究 | 第31-32页 |
2.2.4 微波烧结 | 第32页 |
2.2.5 试件检测的预处理 | 第32-33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2.4 试件的检测 | 第34-37页 |
第3章 凝胶注模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的工艺研究 | 第37-49页 |
3.1 316L不锈钢粉体物性 | 第37-38页 |
3.2 粉末粒度对浆料流变性能及固相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分散剂含量的确定 | 第39-40页 |
3.4 溶剂、单体与交联剂配比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5 凝胶成型发泡成型工艺研究 | 第41-46页 |
3.5.1 发泡剂粒度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3.5.2 发泡剂含量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3.5.3 凝胶温度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4 坯体成型质量分析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4章 凝胶注模制备金属多孔材料的烧结工艺研究 | 第49-69页 |
4.1 微波烧结工艺 | 第49-56页 |
4.1.1 微波烧结金属粉末机理 | 第49-51页 |
4.1.2 微波加热技术的特点 | 第51-52页 |
4.1.3 微波烧结设备 | 第52-55页 |
4.1.4 粉末粒度对反射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 烧结温度对多孔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 第56-60页 |
4.2.1 烧结温度对多孔不锈钢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2 烧结温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3 烧结温度对多孔不锈钢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4 烧结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 保温时间对多孔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4.3.1 保温时间对多孔不锈钢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2 保温时间对孔隙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3 保温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发泡剂含量对多孔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5 烧结体的压汞实验分析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1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2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页 |